close

手語是聾啞人士使用的語言,利用手勢、身體動作、臉部表情表達意思。

對一般大眾而言,手語不算通用;不過在有聾啞人士的社群,社群中包括非聾啞人士也許也會使用手語。手語並不是世界共通的--各國會因應自己語言而發展一套文法、表達詞彙方式有所不同的手語。隨著各種手語的發展,世上如今有數百種手語且在聾啞社會中通用。

手語詞彙的形成,主要受當地文化、習俗及生活習慣所影響。
因為各地種族文化及生活習慣的差異,所以手語各有不相同。
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手語就略有不同。

雖然手語是很難統一為一種國際語言,但是國際化工作還是
有人在推動。

在網上搜尋,找到新聞一則但出處不詳,供你參考:

啟聰青年領袖 尋求國際手語

記者梁欣怡/報導

  就像一般聽人世界裡,有中文、英文、日文等不同語言,手語的種類其實也不少,而且隨著聽障程度不同還發展出不同系統的比劃方式,為推動「國際手語」變成聽障世界裡共同的語言,國際扶輪社已默默推動超過5年,期待有朝一日所有聽障人士都能「用雙手擁抱全世界」。
如果手語不能國際化,要召開一場屬於聽障人士的國際會議便困難重重。昨天在國際扶輪社第3520地區與台北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共同舉辦的世界啟聰青年領袖營上,主辦單位的代表在致詞,來自全世界12國、120名年齡在18~32歲的聽障青年鴉雀無聲地坐在台下,但舞台上可就熱鬧非凡。

  為了讓與會者全都聽得懂主辦單位代表致詞說了些什麼,舞台上站著3名手語翻譯人員,舞台兩側分別有中、英文同步「字」譯螢幕。

  第一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手語翻譯人員,由於他本身重聽,又是外國人,所以必須先由台灣手語翻譯人員將中文口語譯成「台灣手語」,這名馬來西亞人再將台灣手語譯成「國際手語」,幫助台下看得懂國際手語的聽障青年。

  另一位手語翻譯人員則是看著馬來西亞譯員打出的國際手語,再譯成「歐洲手語」,幫助台下來自歐陸的聽障人士。

  世界啟聰青年領袖營執行長賴雅明指出,全世界有4種手語系統使用頻繁,分別是歐洲、美國、日本及大陸,其中,台灣、韓國均屬日本系統,香港、澳門及中國大陸則屬大陸系統。在這4種系統中,完全聽不到或聽障程度較嚴重者又發展出「自然手語」,聽障程度較不嚴重者則習慣沿用「文字手語」,與一般正常人使用的文法比較接近,有的聽障人士則是從小就被父母要求「讀唇語」。

  正由於手語系統如此繁雜,賴雅明說,國際扶輪社最近5年來一直努力推動國際手語,這是集合各系統精華之大成,約有50%與美國手語較為相近,希望有朝一日就像國際場合大家都使用英文一樣,聽障人士也能擁有共同的國際語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