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1日13:52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吳垠,女,1989年1月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蒙古族,現就讀於渭南師范學院藝術系06級藝術設計3班。
活潑開朗,自由且自信,正如她的蒙古名字所詮釋的那樣,美麗的大草原賦予了吳垠智慧與善良。異地求學的一年中,她不畏困難,靠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幫助了一個特殊的群體。
2006年9月,吳垠從遙遠的內蒙古來渭南求學。10月的一天,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她意外的聽到了一個名字——聰慧聾啞學校,56個孩子,最小的隻有四歲,大的也不超過十八歲。她聽了他們的故事,那些讓她這個家庭富裕的人無法置信的故事。
天真善良的她突然萌發了去那義務服務的欲望。殘缺頹敗的屋檐,破舊不堪的桌椅,廢棄木板拼湊而成的黑板,孩子們瘦弱但充滿渴望的眼睛……吳垠心裡的震撼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同生一片天下,同長一方土地上,他們不應該如此不幸。
回到學校后,那一幕幕清晰的畫面如電影一樣在她的頭腦中閃現。想著自己生活在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大學校園裡,而身邊還有這樣一群本已不幸但正更加不幸的人。他們還是孩子,他們還有未來。她立刻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她要幫助他們。
吳垠是個性急的人,做出決定之后,她就立即開始著手准備。她去找了校長,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但沒有說自己來自哪個學校,是干什麼的。所有的人當時也就隻知道她——那個女孩,叫吳垠,她願意義務為孩子們授課。
校長被她的誠意打動了,同意了她做義工的請求,並讓她給孩子講些科普知識。吳垠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筆、紙、畫板等工具,認真的備了第一堂課。但那堂課卻讓她陷入了困難的境地。她不知道孩子們說的什麼,孩子們不明白她說的什麼。全部的講解都要借助學校裡其他老師的翻譯。更讓她想不到的是孩子們一無所知的狀態。甚至有人問諸如“秋天為什麼穿毛衣?”、“樹葉為什麼會落?”的簡單問題。心痛、震撼,吳垠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留下來,盡自己所能幫助這些孩子,她感覺到了一種責任。
為了解決和孩子們的溝通問題,吳垠絞盡腦汁。為了交流,她開始搜集各種關於和聾啞兒童交流的資料並從零學習起手語﹔為了交流,她在課前做了一摞一摞的自己親手准備的筆記﹔為了交流,她甚至在課堂上用起繪圖、剪紙、表演等方式。吳垠的活潑開朗,生動的講課方式深受孩子們喜歡。孩子們開始把吳垠當成親人,當成帶來幸福的女神。他們都像盼望節日到來一樣盼望著吳垠的到來。因為有吳垠在的日子,就是孩子們有美好回憶的日子。隻有那時他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溫暖。
他們太欠缺常識了,更不要說知識了。看著孩子們一雙雙充滿渴望眼睛,吳垠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那些孩子太無助了,為了不讓外人傷到他們,校長不讓他們出去,孩子們的天地就是又臟又小的聾啞學校,就這樣外面還有人往校園裡扔磚頭,石子等。吳垠覺得這些孩子需要快樂的童年,但自己的力量是有限了,她開始發動同學去給孩子們講課。孩子們對生活的要求是很簡單的,哪怕你陪他們玩玩,陪他們說說話都會讓他們高興。於是吳垠隻要有時間就過去。時間久了,伙伴們堅持不下去並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退出了,她們勸吳垠別太拼命,玩夠了就算了。她辦了一次攝影展,就用平時給孩子們拍的照片,目的是為了尋找更多像自己一樣能幫助這些孩子的人。有人響應了,更多的人質疑了。
太多人說吳垠為了名利而這樣做。吳垠也跟自己做個思想斗爭:為什麼這麼做?出力不討好值得嗎?但最初的信念、孩子們給自己的感觸讓吳垠堅定的留了下來。她隻能啞巴吃黃連,苦往心裡咽。
吳垠在孩子們的央求下留下來吃飯了。午飯是一盆土豆,一人一個干裂而且發黃的饅頭,一人一碗水。吳垠給每個人在饅頭裡夾了一點菜后,土豆就沒了。這件事讓吳垠重新審視了一些問題:他們真的隻需要知識嗎?看看那些孩子面黃肌瘦,眼窩深陷的樣子,他們真的隻需要知識嗎?教給他們更多的知識,改變他們無知的現實,這一切都得在解決一個基本問題的基礎上進行,那就是健康。
給孩子們體檢。2006年12月吳垠腦子裡冒出這樣一個想法。但事情不是那麼簡單,體檢需要錢,錢哪來?體檢之后沒問題則已,出現問題怎麼辦?呆了一年了,聾啞學校老師孩子對吳垠的概念也隻是一個好人,沒人知道她從哪裡來,是干什麼的。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學校宣傳部的老師去那聾啞學校看望孩子們,才知道學校有個叫吳垠的女孩一直在為這些特殊的人群服務。
她四處拉贊助,可是當贊助商聽了這樣的情況后,紛紛婉言謝絕。很少商人願意這樣做無經濟利益的付出。那跑醫院吧,總有醫院願意免費為孩子們體檢吧。幾個星期下來,吳垠累虛脫了,卻沒有一個醫院願意免費贊助。我自己出錢總行了吧。可是校長又顧慮起來,不知道就罷了,萬一問題出來了難道就讓得病的孩子那樣等著。
吳垠又去做校長工作,工作做通了。經過多方聯系,吳垠借到了儀器,找來了醫生。體檢那天,她和自己的同學為了配合大夫為孩子們作著全面的檢查和診斷。從凌晨六點忙到夜晚十二點,隻是喝了點水來充飢。因為她始終相信,孩子們的生活的現狀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
問題來了,孩子們抽血抽不出。醫生說一方面是因為天太冷了,一方面就是因為嚴重的營養不良。吳垠讓同學去買了十斤紅糖,孩子們就像搶珍寶一樣搶喝糖水的樣子讓在場的所有的人都感動了。一個醫生當下就拿出300塊錢讓學校給孩子們做頓餃子。
有的孩子血抽出來了,黑紅色的。有的孩子依舊扎了六七針都抽不出來。吳垠覺得有種負罪感,是自己讓這些孩子遭這種罪啊。在等待化驗結果的兩個星期裡,吳垠焦慮急了。忙整個事情的同時,吳垠的身體也不行了。為了付這次體檢和疫苗的錢,她去給別人帶課,去給別人策劃演出……自幼就有粉塵過敏症的她,每天跑來跑去和灰塵打交道,皮膚起了一片一片的疙瘩,不得不靠輸液治療。
化驗結果出來了。既讓人喜又讓人憂。喜的是大部分孩子除了營養不良並無大礙﹔憂的是有兩個孩子得了乙肝,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雞胸。事出來了,誰來扛?難道就這樣走掉?不,這不是吳垠的作風。吳垠沒有氣餒,更沒有放棄,她依然執著的堅持著。
敢想就要敢做,吳垠交上近4000元的體檢疫苗錢,又陷入了為孩子的病的奔波中。雖然還無結果,但她還在努力著。
出了學校這些孩子怎麼辦?吳垠的想法遠遠不是眼前的幫助。將來他們怎麼立足社會?幫人幫到底,吳垠去西安學了景泰藍等加工工藝品的技術,回來一點一點的教給其中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做工藝品的材料都是吳垠出錢買的,她甚至想為他們搞好銷路。吳垠計劃有一天自己能把這門手藝教給所有的孩子,讓他們的人生沒有后顧之憂。19歲她還有一些單純,甚至想過自己出錢先把他們做出來的工藝品收購了。
2007年,為了呼吁更多的人注意這些弱勢群體,吳垠策劃了一台晚會,演員是聾啞學校的孩子們。由於沒有合作的伙伴,整台晚會無論是策劃,還是導演,無論是道具,還是演出詞,都由吳垠一人完成。她感動於那些孩子的表演,也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感動於他們的表演。由於種種困難,晚會並沒有在六月份上演。
2008年就要到了,孩子們一年到頭沒有過過什麼節。為了給他們一點過節的感覺,吳垠想要把這台晚會放到元旦演。
這就是吳垠,一個善良勇敢的蒙古族姑娘。一個願意用自己雙手溫暖他人的普通女孩。她目前最想做的就是能讓那兩個得乙肝的孩子得到盡快的治療,元旦晚會能成功,並有更多人願意和她一起繼續奮斗下去。
(該人物由渭南師范學院推薦)
(責任編輯:張葳)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