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過了大半,該來檢視孩子的社交成績單了。經過早期療育的聽力損失兒童,入學展開校園生活,家長總是又期待又怕孩子受傷害。雅文基金會聽覺口語師邱鳳儀指出,家長可以檢視聽損兒是否已經順利融入同儕團體,當孩子遭挫折時,給予適當的輔導,讓聽損兒與家長共同迎接交友的樂趣!





跨進社交生活的第一步


具備聽與說的能力,聽損兒也可以在普通班就讀,但是就學之後,部分家長發現,好人緣成了孩子的另一項課題。邱鳳儀說,聽損兒在家時,家長多少會抱著補償的心情,格外寵溺孩子,等到孩子屆齡就學,面對人人平等,需要公平競爭的環境,才發現人際關係的互動成為孩子的新考驗。


雅文基金會多年來專注在聽損兒的早期療育,並輔導聽損兒做好入學準備。邱鳳儀指出,聽損兒因為受限於聽力,和他人溝通時難免會產生誤會,「不是故意不理睬,而是沒聽清楚」。邱鳳儀建議,家長可請求班導師協助宣導,「看不清楚的人要戴眼鏡,所以聽不清楚的人要戴助聽器。」以免其他的同學不懂聽損兒而排擠。或是讓其他孩子試戴助聽器,以互相了解聽損兒所聽見的世界。「了解就容易同理心對待。」


安排有利於聽說的環境


除了同儕之外,學校是個「不利於聽」的環境,拉桌椅、喧鬧聲等噪音會影響聽損兒的傾聽,而助聽器最佳的收音範圍普遍不超過兩公尺,太遠的聲音,聽損兒也無法聽清楚。為了讓聽損兒跟上課業,可請班導師協助,將座位安排在中間第二排,在家中預習課業也非常重要。


邱鳳儀點出,部分聽損兒入學後,最大的社交問題在於「不擅長跟別人對談。」平常在家中,家長循循誘導聽損兒。等到在外靠自己時,聽損兒必須具備開啟話題與延續話題的能力,這也需要家長協助多加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