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6


 

圖:中大昨日公布成功為三人安裝「全植入助聽器」。(左起)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宋家強醫生、耳鼻咽喉科學術主管唐志輝教授,以及客席助理教授兼聽力科主管王家昌(本報攝)

弱聽人士傳統外置式助聽器除了不美觀外,還有可能導致耳朵發炎。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成功為三名弱聽者安裝「全植入助聽器」,成為亞洲首例。植入該裝置後,弱聽者可自如地進行戶外及水上活動。不過全植入助聽器價值不菲,一個裝置就需約十二萬元,較傳統助聽器至少貴三倍。目前全球植入該助聽器的耳疾患者只有五十人。

本報記者 程 度

全植入助聽器是一個置於中耳的假體,繞過外耳、鼓膜和部分聽骨鏈,與中耳主要部分直接連接,透過提高耳小骨的振動來放大聲音,更加自然直接地送到耳蝸。由於全植入聽力裝置部件不須置於耳道內,所以耳道能完全開放。該裝置推出一年多,目前美國並未通過使用該技術,只有香港與歐洲以臨床研究的方式引進。

三人植入效果佳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在今年二月至六月期間,成功為三名年齡介乎三十五至五十六歲、患有中度至嚴重聽感神經性聽力損失或混合型聽力損失的人士進行有關手術。全部弱聽者植入該助聽器後都滿意效果,不但外觀良好,而且聽到的音質更自然。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科學術主管唐志輝教授表示,新技術適合中度至嚴重聽力損失人士,包括耳道閉鎖、慢性中耳炎、膽脂瘤、耳硬化和感音神經性失聰人士,而對傳統助聽器效果不理想者,尤其有效。一些因耳道感染或慢性耳道疾病而不適合佩戴傳統助聽器者,都能受惠於全植入式助聽器。他說,傳統助聽器使用者在運動或下水前必須除下助聽器,而全植入助聽器可以讓弱聽者自如地進行戶外及水上活動。不過,接受手術者,要避免打拳、跆拳道等頭部碰撞運動。另外,聽覺深度受損(聽力損失在八十分貝以上)或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的人士,則不適合植入此助聽器。

全植入聽力裝置由三部分組成:電子膠囊、麥克風系統和中耳感測器。電子膠囊包含電池、磁鐵、聲音處理器和感測器的連接器。醫生將助聽器植入到弱聽者耳朵後的皮膚下,手術一般需時約兩小時,需全身麻醉。經過大約六至八個星期的愈合期後,聽力學家會進行聽力裝置的開啟程序。

安裝需費約12萬

傳統助聽器價格在數百至三萬元不等,而新裝置則約十二萬元,非本港市民進行手術則需要另外支付五萬元手術費。唐志輝表示,植入單耳後,聽力已可恢復九成五,若想聽力達到百分百則可植入兩個助聽器,不過考慮到經濟效益,大多數人只在一邊耳植入裝置,在港進行手術的三位弱聽者亦是如此。

由於推出時間尚短,還未知該裝置的損壞率。電池方面,可使用外置吸鐵石式充電器為裝置充電,一天充一個小時即可,估計電池可以使用十二至十五年,最長可達二十年,屆時需再動小手術更換。目前醫學界正在研究永久性電池,或以身體充電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