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妳說什麼?
(設計對白)
充耳不聞 恐聽力缺損
病毒或細菌感染 後天聽損主因
國健署有補助3個月內的新生兒聽力篩檢,但家長別以為篩檢沒問題,日後就都可放心,耳鼻喉科醫師方德詠指出,有些幼兒可能先天構造異常,當下無法察覺,之後才出現延遲性的聽損症狀;且嬰幼兒聽障有4~5成跟先天遺傳有關,後天則佔5~6成,其中以腮腺炎、麻疹、中耳炎這類細菌或病毒感染,為後天聽損主因。提醒家長注意孩子聽力異常徵兆,一旦發現有異,及早就醫治療。報導╱林明佳 攝影╱施偉平
台灣嬰幼兒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約1/1000~3/1000,比例不低,國內醫療院所在國健署補助下,也積極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幫助及早發現先天聽覺構造有異的孩子,方德詠醫師表示,3歲前是大腦快速發展語言的黃金期,提醒家長除了讓新生兒接受聽力篩檢外,平常也要注意孩子聽力和語言發展狀況,一旦有異,宜及早就醫檢查,以免聽覺喪失,影響到日後身心發展。
異常徵兆 早就醫
嬰幼兒因為不會說話或表達尚不成熟,需要家長去注意孩子有無異常徵兆,例如拿有聲音的玩具逗弄孩子,孩子卻不會轉動眼珠或脖子去找聲音來源,或是對外在聲音充耳不聞,像是在玩或吸奶時,即使外界突然有較大聲音時,也都沒有停頓或驚嚇反應;或沒有辦法辨別不同物品的聲音,如電話聲、門鈴聲,也沒有學大人講話的行為。
按時程 接種疫苗
先天遺傳造成的聽損難以避免,但後天的聽損卻可預防、提高警覺,方德詠醫師指出,像是感染麻疹或腮腺炎病毒,易使內耳發炎,併發聽力受損,建議按照接種時程,讓孩子施打德國麻疹、麻疹、腮腺炎3合1疫苗,可減少染病機率,此外,幼兒因連結鼻腔與中耳的耳咽管短,感冒時鼻涕容易回流造成中耳炎,又以1~5歲是中耳炎好發的年齡,由於中耳會發炎化膿、耳朵痛,因此如果發現較小的孩子有抓耳朵或躁動哭鬧,較大孩子反映耳朵痛,宜就醫治療。
【醫師說】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方德詠
平常注意幼童的衛生,養成勤洗手習慣,感冒流行期間加強保暖、外出戴口罩,可預防感冒併發中耳炎;另避免暴露在噪音環境,以免長期下來聽力受損。
模特兒╱兔兔(媽媽)、小小瑜、小饅頭(小朋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