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與環保兼籌並顧為國家邁向永續發展之路,而國際化與本土化兼籌並顧則是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不讓國民失根、不讓國民忘本的無悔策略。為達此目的,除志願學習英語之外,也該建構「母語翻譯制度」來鼓勵HO-LO話、客家話、原住民語系能在公共領域有發聲空間,以喚起民眾愛鄉愛土情操。


  回顧昔日民代問政、官員對民代之答詢、官員對民意機關的施政報告,多少(或全程)都會使用自己的母語,而政府機關下鄉辦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會、防疫措施宣導會、防範土石流說明會…等,也漸漸須使用能打動當地居民人心的HO-LO話(如:台南地區)、客家話(如:桃竹苗或其他客家庄)、原住民語系(如:屏東瑪家鄉、霧台鄉),方能讓民眾願意全盤了解政府施政理念,進而配合政府政策,增進公共利益。

  另政府為民服務櫃檯、機關總機、醫院醫療諮詢、節慶觀光活動、觀光導遊、生態旅遊解說…等,也漸漸需提供HO-LO、客家、原住民語系之服務。


  此外,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其他有HO-LO話節目的電視台,在製作節目時,往往也需要節目配音人才,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如:苦海女神龍布袋戲、六堆客家李文古趣味故事…等影音產業)也須將各項以母語發音之詞彙加以翻譯。以上種種,都證明未來HO-LO話、客家話、原住民語系使用的機會會越來越多,預料「母語翻譯技術士」、「母語翻譯公司」將成為未來新興服務業。


  至於「母語翻譯」人才如何產生呢?勞委會每年均辦理「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通過檢定者由勞委會發給甲、乙、丙級「技術士證」,此證係由職業訓練法授權勞委會辦理檢定並發證,以法而論「技術士證」的「證照位階」優於沒有母法依據而讓民間辦理的「全民英檢」。因此,取得證照者在法律授權之下,其專業能力不僅獲得國家肯定,在升學方面也可獲得加分優待。於此誘因之下,可吸引優秀國民報考母語翻譯檢定,成為翻譯人才。


  目前「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已辦理「手語翻譯」(丙級)職類之技能檢定,故辦理翻譯類之檢定有前例可循。為因應未來市場需要,亟需培訓、儲備HO-LO話、客家話、原住民語系之翻譯人才。勞委會可考慮研究規劃開辦「母語翻譯技術士技能檢定」,讓取得母語翻譯技術士證者,協助機關或民間提供母語翻譯(或節目配音)服務,讓民代問政、政府服務、民間服務…等品質優於現狀,也讓HO-LO話、客家、原住民話得以永續傳承,更能創造就業機會,而國際化與本土化也能雙贏。(作者為台灣國際客家會會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