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顱顏或唇顎裂患者以過來人的身分,在新書分享奮鬥的故事,有右耳小耳症的黃妤庭(左2)即使右耳聽不見,不減他對音樂的熱愛,邁向音樂家之路。(圖片提供/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小耳症患者由於沒有外耳道,導致聲音傳不進內耳,屬於傳導性聽障。對於黃妤庭來說,右耳小耳症雖然讓她比別人少了一側的聲音,但無損她對音樂熱愛,透過比別人更努力練習,不僅順利舉行鋼琴獨奏會,也將升上音樂研究所,邁向音樂家之路。
雖然台灣顱顏醫療技術相當成熟,術後患者外表幾乎可與一般人無異,不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仍可能受到「嘲弄」與「挫折」的試煉,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3日發表新書《迎面闖關—闖過關卡,缺陷就不再是缺陷》,收錄了8位顱顏患的奮鬥故事,黃妤庭就是其中一例,並且現身說法。
單側小耳症 克服聽障做音樂家
黃妤庭是右側小耳症的患者,她的右耳聽不見,日常生活為了用左耳捕捉聲音,走路的時候,她一定走在別人的右側;坐著聊天,她也會設法坐在別人的右邊。不過最大困擾就是鋼琴課時,老師總是坐在她的右邊,可是從小到大,她沒有向任何一位鋼琴老師透露這個秘密,因為,她希望老師把她當成正常的學生來看待,並且更努力練習來克服先天的障礙。
現在黃妤庭已經完成小耳症外耳重建手術,擁有一個外觀自然的耳朵,過完暑假之後,也將升上音樂研究所,繼續在音樂這條路上努力,雖然聽力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她,但是她笑說:「我努力把最好的音樂表現出來。」
唇顎裂無損自信 樂觀做業務員
此外,一般人印象中的唇顎裂患者往往比較害羞、內向,不過擔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門診志工的江欣怡,其實本業是必須與人群接觸的業務員。她表示小時候確實經常感受別人投對她的異樣眼光,甚至唇顎裂,原本在家中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只是隨著年歲漸長,她越來越有自信,未婚的她還跟媽媽說:「我可是兔唇界的美女呢!」
這些顱顏或唇顎裂患者以過來人的身分,鼓勵患者培養開朗樂觀的心態,尤其現在技術非常進步,可大幅改善外觀上的缺陷,患者更要對自己有信心,懂得接受自我、創造精彩人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