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o Hear Again
作者╱菲謝蒂 ( Mark Fischetti )
譯者╱張雨青


  當內耳中的耳蝸刺激聽神經時,我們便可以聽見聲音。耳聾最常見的起因,是由於基因缺陷、感染、吵雜的噪音或老化等因素,讓耳蝸內部細微的毛細胞受損所造成。而人工電子耳的功用,在於可以將接收到的聲音轉換成訊號,沿著電極越過受損的區域,傳送到毗連聽神經的細胞。
  全世界有超過四萬名的兒童與成人仰賴人工電子耳生活。有些沿耳蝸管排列的毛細胞,緊鄰著聽神經元,經調整後專司特定頻率。因此,如耳核(Nucleus)與小號(Clarion)等品牌的人工電子耳備有8~22根電極,外科醫師將這些電極放在不同的位置,將頻率擴充到最大,刺激腦部。
  近期研究顯示,增加電極數目對儀器性能的改善,不如調整電極位置來得顯著。多數使用者能正確感知音量大小,卻不易精準分辨音調高低,對語言的理解較為困難。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電子工程學教授羅伊佐表示:「某種東西不斷妨礙大腦汲取或吸收所有的資訊編碼,我們還不明白那是什麼。」
  失聰後越早植入人工電子耳的人,越可能適應新聲音的輸入;失聰多年的人,由於耳蝸或聽神經的退化,對聲音的反應就沒那麼靈光。植入成功的典型定義,是人工電子耳的配戴者能聽得見中度甚至輕柔的聲音,不靠唇語或手勢就能溝通,或許還能講電話。但要擁有完全正常的聽力,仍可遇不可求。
  為了尋求改善辦法,專家正針對特殊狀況嘗試修改處理訊號的演算法。配戴人工電子耳的人在喧囂環境中難以清楚地聽懂演說,也無法欣賞音樂,因為樂音具有複雜的波形。當今人工電子耳的處理器所採用的是一般的演算法,但或許它們也能夠儲存特殊的演算法。羅伊佐表示:「如此一來,無論是閒話家常、在吵雜的餐廳裡用餐,或欣賞音樂會,使用者都能自行選用合適的演算法了。」 (本文出自SA 200306) End










你知道嗎?

  ◆大小聲
  聽力學家用測試訊號,測量引發聽覺的音量。正常聽力門檻是15分貝;中度失聽者要41~55分貝才能聽見;重度者要71~90分貝;極重度者要91分貝以上。一般交談音量是40~50分貝;離高速公路15公尺聽到的車流音量為70分貝;攪拌機發出的聲響則為90分貝。只有雙耳皆為重度或極重度聽障的人才需佩帶人工電子耳。
  ◆平衡桿
  把頭向前後或兩旁傾時,會使耳蝸旁前庭內的膠狀物傾斜,位移的膠狀物使毛細胞彎曲,與毛細胞相連的神經纖維便得知頭部的傾斜狀態,使大腦能維持人體的直立。同樣地,位於耳蝸正上方,兩兩垂直且充滿流體的三根半規管,其內部的毛細胞對頭部速度的突然改變也會產生反應,以保持平衡。
  ◆聽音大不易
  美國聽障人協會發表的「對人工電子耳之立場聲明書」闡明,這種技術非必然有用。這對使用人工電子耳的先天性或尚未學習語言即失聰的兒童澆了一盆冷水。因為即使有了這種技術,口語認知的發展對他們而言仍相當困難。同時,這些失聰兒通常未接受視覺語言(或手語)的教學,「可能導致難以彌補的發展遲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