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天賦的人,才有受教育的權利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01 期
作者:劉佩修、賀先蕙
人人都被賦予能力、能夠施展自身潛能,丹麥目標是 2015 年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
約訪丹麥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本特.本特森(Bendt Bendtsen)的過程,令我們更深刻理解丹麥文化。
現年五十三歲的本特,在丹麥政壇地位是第二把交椅。原本敲定的面訪時間,本特因預算審查,許多會議調動,以致採訪團隊無緣與其會面。本刊透過丹麥當地議員、企業大老等各種管道詢問,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對不起,這幾天副總理真的沒有時間,可否延期?或以 e-mail 代替?保證 e-mail 絕對是副總理親筆回覆,絕不假手幕僚。」
於是,我們回台後,擬定二十五個問題寄去。兩週後,我們收到本特長達五千字、十二頁的英文回覆!他的新聞官說:「這樣的狀況不常發生(指延後回覆),因為副總理覺得這個訪問有他的『人味』是很重要的。」而且,「他對這次訪問有很強烈的使命。」
在丹麥期間得知,丹麥人不喜歡讓人失望,而且信守承諾,「答應了就是答應了」(a word is a word)這句話,他們奉為圭臬。本特的回函足堪印證。
美國記者和社會改革家豪威(Frederick Howe)在二十世紀初的著作《丹麥:一個合作的民主國》強調:「丹麥對我來說是現代社會中最寶貴的政治展示。……她是世界上少數有智慧的運用其政治組織,來增進經濟福祉和人民文化生活的國家。」一世紀後,丹麥仍展現「現代社會中最寶貴的政治展示」。
本特說:「丹麥應該是個人人都被賦予能力、能夠施展自身潛能的國家;一個人們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繁榮昌盛的國家。」丹麥的目標是:「在二○一五年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國家。」因此,丹麥政府決定增加投資在教育、研發、創新和企業家精神上,「這些投資將改善競爭力,確保每個人都能共享進步的果實,並且讓丹麥繼續保持一個『低差異性的社會』。」以下是精彩專訪摘要:
精神一:均等的受教機會 學術教育與技職教育同樣重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談到「低差異性的社會」,如何具體落實?
本特.本特森答(以下簡稱答):在我的想法裡,平等代表機會均等。這不僅是一個錢和收入分配的問題,我們必須破除負面的社會循環,教育是最重要的條件。
因此,政府希望確保全部年輕人,不論他們的社會背景,都能得到良好教育。我們希望讓職業訓練課程更加現代化,如此一來,那些對於學術比較不感興趣的年輕人,也能有學習的機會。我們也將那些已經在勞動市場中的人的終身學習視為優先要務。
關於教育,以下是我理解的平等:如果丹麥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要成功,意味著我們必須讓每個世代中,極有天分的人能充分實現自己的天賦。但是,我得強調,每人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特殊才能和能力,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而不僅是那些有天賦的人。
精神二:彈性的雇傭制度 失業救濟及就業輔助配套周全
問:許多歐洲國家歆羨丹麥的「彈性安全」(flexicurity)雇傭制度,雇主可隨時解雇員工,員工也能在短時間找到工作,使丹麥企業具競爭力,又能有低失業率。請談談其精神?
答:在丹麥,失去工作並不代表社會災難。當一個工人失業時,他將得到失業津貼,公部門的制度會幫他找一份新工作,如果有必要,我們也會提供資金作為他新工作的再訓練。
你必須瞭解,丹麥的勞動市場組成和其他主要歐洲國家是不同的。我們的勞資雙方在很多議題上都承擔起該負的責任。在很多國家,這都丟給法律去解決。丹麥的勞力市場模型運作得宜,因為社會夥伴間表現高度責任感及配合良好。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在一九九○年初,勞資雙方協議出一套勞力市場養老金計畫,取代了本來的政府養老金計畫。
精神三:清廉負責的政府 能透明化、有效率的運用公款
問:丹麥成為快樂的福利國家的代價是,高所得、高稅收,但如何讓人民願意誠實繳稅,以支持福利政策?
答:首先,丹麥政府幾乎沒有貪腐,而且在公共管理上,「透明化」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這些基本元素,是保持人民對政府和行政團隊信任的決定性因素。
其次,丹麥公部門是養老金、托兒、醫療服務、醫院和學校教學等的主要資金提供者,一般來說,使用者都對這些服務感到很滿意。但持續更有效率的利用公款是非常重要的,去年秋天,政府已經啟動一項計畫,預計在今年夏天提出公共服務的品質改革策略。這個策略將是導向更佳公共服務的綱領,也將促進更有效率的稅收使用。
精神四:透過辯論的民主 人民對政策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問:有人以「social democracy」形容丹麥人的民主觀念,意即真正的民主必須讓人民親近、參與。丹麥的「公民會議」傳統,藉由各式民間協會發起的公共議題討論舉世聞名。你認為丹麥民主特色為何?尋求共識的漫長過程是否挫傷效率?
答:丹麥民主的主要特性是對話和辯論。在丹麥,我們有著悠久的自由辯論傳統,這也是我們民主制度的支柱。如果沒有不停的關於不同政治議題的辯論,丹麥民主將會失去特色。
當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瞭解這個計畫的目標和背後的原因時,這個計畫常常更有效。政治也是一樣的,透過辯論,我們確信人們理解我們為什麼選擇這樣做。這不一定意味著每個人都同意,但是這給了人們機會表達意見 ,並且在政策的制定上有所貢獻。短期來看,這看似複雜,但是以長遠觀點來說,它可以保護我們不做錯誤的決定。
這就是我們共識哲學背後的意義:尊重傳統並且隨著時間變得更有智慧。如果你觀察丹麥百年轉變,你將發現我們用一種極負責和有效率的方式發展丹麥。我相信穩定的福利政策帶給我們的快樂遠比激進、隨意的改變大得多。畢竟,政治領導的意義,在於為後世謀福祉。
問:雖然丹麥名列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但自殺率偏高,這如何解釋?
答:一般而言,丹麥人對他們的生活感到十分滿意。萊斯特大學的研究也顯示,丹麥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但就像我們的自殺率所顯示的,這絕不意味著全丹麥人都是快樂的。
對我來說,重要的並不是丹麥自殺率比其他國家高或是低,重要的應該是盡我們最大努力,降低社會上的自殺率,因為自殺是一個很可怕的事。它不僅是生命的消逝,更給死者家庭與朋友帶來痛苦和悲哀。我很高興丹麥在過去二十五年內,自殺人數一直穩定的下降,並且從一九八○年至今,已降低一半。
問:身為責任重大的政治人物,你快樂嗎?
答:我是一個快樂的丹麥人!我有一個令人興奮且具挑戰的工作,我正替我的國家準備好面對未來。我們的政府已經達成許多目標,我期待在作為經濟部長和副總理任內能達到更多。我也慶幸能有一個很好並充滿關愛的家庭。一個人還能要求更多什麼?
出處:聽聽看討論區-----我只是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