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耳朵作為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是人與外界保持聯系的重要渠道。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周玉芬醫生提醒大家,保護耳朵,應該從日常生活做起。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很多人耳朵癢了,經常用指甲或火柴棍挖耳朵,事實上,這樣的習慣非常不好,不僅不衛生,而且可能導致感染或鼓膜穿孔,影響聽力,甚至導致耳聾。同時,長期抽煙、酗酒、熬夜及服用某些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等也會導致耳疾。





  避免耳朵受到刺激。強烈的刺激聲對耳朵會造成傷害,如鞭炮的爆炸聲等刺耳的聲音,會使鼓膜受震受傷,引起內耳損害造成耳聾。長期在噪音大於85分貝的環境中工作,會導致感音神經性耳聾;應該遠離噪聲環境,盡量不在有巨大聲響的場合逗留。在噪音環境中工作的人,應該盡量使用消聲器、排音器和吸音器等,還可佩戴耳塞或減少工作時間,以保護耳朵。同時,年輕人長期使用耳塞聽音樂,也會對耳朵造成傷害。女性在耳朵上穿耳洞、戴耳環十分普遍,但是專家指出,耳孔易被細菌感染,甚至導致嚴重發炎,且過重的耳飾可能會撕裂耳垂,並損壞耳朵的軟骨。


  慎用耳毒性藥物。鏈霉素、慶大霉素、硫酸鏈霉素等抗生素藥物對耳朵的聽神經有明顯的毒害作用,幼兒應禁用或慎用上述藥物,急需使用時亦應按藥典規定,決不能超過劑量。據介紹,目前已知的藥物及化學制劑能致耳聾的至少有90餘種,藥物性耳聾更為常見,在上世紀,藥物致聾50年代僅佔後天耳聾的3%,70年代佔35%,90年代初期佔43%,90年代末已上昇至54%。


  注意日常衛生。游泳時耳道灌水後,可將頭偏向一側並跳動數次,使水自動流出,否則水進入中耳腔易引起中耳炎。


  及時治療耳疾耳病。隨時關注耳朵和聽力,因為耳部任何部位的病變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聾,對耳道膿腫、中耳炎、突發性耳聾等應該予以及時治療,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害。


  同時,平常多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以免因上呼吸道感染引發耳疾,流感、百日咳、猩紅熱等都容易誘發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等,嚴重者可引起耳聾。(完)


 
來源: 新華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