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工耳蝸有體內和體外的裝置,必須內外配合才能啟動。(圖:星洲日報)




“哈囉!有人在嗎?”聽到聲音便拿起玩具的遊戲,使聽力學家知道小兒是否聽到不同的聲音。(圖:星洲日報)




言語、口語聽覺治療師熊敏華(左)輔導小兒,家長在旁學習。(圖:星洲日報)




傅汶鳳:人工耳蝸是聽覺障礙者的恩物。(圖:星洲日報)




聽力學家傅汶鳳在小兒植入人工耳蝸之前,先教導小兒以拿起玩具作出聽到聲音的反應。(圖:星洲日報)


2010-01-21 09:38





近十多年來,昌明的醫學有了人工耳蝸,解決內耳損壞,或先天性內耳功能障礙的聽覺問題,不過單單是植入人工耳蝸,未必能夠解決問題。


檳城盧源來專科醫院的聽力學家傅汶鳳,和言語、口語聽覺治療師熊敏華說,他們的存在,便是讓人工耳蝸的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內耳功能障礙導致失聰的治療,必須經過3個領域部門的專業人士。對於先天內耳功能障礙的小兒,這3個部門人員更加需要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在診斷之後,先由耳鼻喉專科醫生動手術,為病人植入埋在耳後皮膚內,並有線路穿到內耳的微型聲音處理器的接收器。


在手術過程中,聽力學家已介入,直接在手術室通過電腦測試人工耳蝸植入體的功能,必須證明功能良好才能夠縫針,以免植入發生故障的器材。


手術之後,聽力學家須經過一段時間觀察,不斷調整人工耳蝸接受聲音的程度。當一切病人的聽覺固定和穩定下來,最後的責任落在言語、口語聽覺治療師身上,引導病人進入聽覺復健課程,學習聆聽,和與人溝通能力。


傅汶鳳:手術3週後便可“開機”


聽力學家傅汶鳳表示,微型聲音處理器接收器埋在病人耳後皮膚內,由於它很細薄,植入之後外表看不出。至於掛在耳朵外面的裝置,則讓人一目了然看到,埋在皮膚下面和體外的裝置,互相之間有磁鐵,會吸在一起。


病人在動手術的3週後,基本上傷口已經癒合,便可“開機”,過程包括為病人配上掛在耳朵外面的耳背式聲音處理器。


體內裝置和體外裝置相接合,才能發揮令病人聽得到的功能。當然,聽力學家必須把“聽得到的聲音”,調整到恰到好處。


小孩另有不同聲音處理器


小兒另有不同的聲音處理器。有些小兒接受新事物能力有問題,會伸手脫扯體外裝置。為了讓小病人適應,必須分階段為他配戴體外裝置。


讓小病人適應的方法,包括先做個樣子為他戴上不完整的配件,逐步增加,最後才加上電池,使之能夠操作。開機之初,不能一開始便完全聽得到,而是有一個從小聲到正常聲音的適應階段。


每隔半年調整一次聲量


聽力學家必須在配戴體外裝置之前,先行訓練小兒。兩歲半以上的小兒,可以訓練他們聽到聲音便拿起玩具。兩歲半以下者,則是聽到聲音便眼睛望向玩具,解決了他們不能表達是否聽到聲音的問題。


聲音處理器有22條程度由小到大的電極。聽力學家先按照本身的估計,通過電腦開動其中一條電極,以瞭解病人的接受程度,需要多少電力,才能有感覺,以致聽到聲音,然後逐步開動所有電極。


聽力學家會在揚聲器前面,確定病人能夠接受的最小聲量和仍然感到舒適的最大聲量。


在開始3個月內,病人可能每週接受一次聲量調整,過後逐步拉長調整的時間,從間隔1至3個月,穩定之後,仍須每隔半年調整一次。


家長也必須接受輔導,以便應付各種故障,和為小兒更換聲音處理器的電池。


引導小孩以聽覺取代視覺


3次的聲量調整之後,言語、口語聽覺治療師開始介入。其任務主要是引導病人日常生活必須善用聽覺,而非以視覺取代聽覺,比如看到別人的表情才能作出反應。


課程是每週一次,內容有聽覺、語言、言語、社交,和認知五大方面。治療師通常以簡單的玩具引導小兒學習。


小兒的正常發展是先懂得聽,才能學講話。課程進行時,家長必須陪伴在旁,學習輔導小兒的技巧。一般上,小兒必須經過3年,才能完全不以視覺取代聽覺。


人工耳蝸
恢復聽覺的希望


人工耳蝸被視為聽覺障礙小兒聲音的開始,也是成人恢復聽覺的希望。


嚴重的聽覺障礙對個人與家庭,乃至個人與社會之間造成巨大的溝通困擾。對於先天聽覺障礙的小兒,聽覺失常嚴重限製成長過程中的學習。


至於兒童、青少年,或成人,聽覺障礙造成日常生活困難重重,打電話、上課、工作、與人溝通等,都變成苦差,甚至根本不能進行的絕望。


電極,牽動裝置人工耳蝸者的聽覺神經。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0.01.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