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8  14:24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第3場,今天上午在台南市舉行,各界參與踴躍,現場座無虛席,中華民國聾人協會成員也到場表達心聲,爭取「台灣手語列入國家語言」。

  • 「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第3場,民眾參與非常踴躍。(記者劉婉君攝)

    「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第3場,民眾參與非常踴躍。(記者劉婉君攝)

  •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舉牌爭取將台灣手語列入國家語言。(記者劉婉君攝)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舉牌爭取將台灣手語列入國家語言。(記者劉婉君攝)

文化部委託台中教育大學,自3月起在全國舉行7場公聽會,收集各界對「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的意見,將於6月送立法院做為修法參考。今天這場公聽會現場約140個座位全部坐滿,還有不少人站著參與,各界發言也相當踴躍。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理事長牛暄文表示,現行的草案將手語與新住民語放在一起,僅尊重學習,「好像我們不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爭取手語要像原住民語、台語一樣,列入國家語言,進行研究與保存,真正尊重聾人使用語言的權利,不要讓台灣手語消失。

他並現場示範「大家好」的正確手語,強調絕對不是像華語的字面意思,一個字一個字逐字比。

牛暄文指出,教育部以華語的觀念介入台灣手語,改變了原本的語法結構,造成老一輩聾人與年輕聾人溝通出現問題,協會為了改正年輕聾人的手語結構,花了很多時間,希望能回到台灣手語原本的文法結構。

他表示,每個國家的手語結構都不一樣,許多國家承認手語是語言,希望國內將手語加上「台灣」後,納入國家語言發展,手語才是真正被尊重。

現場還有許多民眾為台語發聲,認為台語就是台語,不是「閩南語」,國家應該尊重師資,並將課程延伸至國中、高中職,不應該讓華語吞掉台灣本土語言。

文化部表示,會將各界的意見收集後,邀集專家學者召開座談會討論,再送交立法院。手語部分也會參照各國的手語政策成功案例,配合國情,進行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