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 」不過來怎麼辦?當然是更加賣力地去扭轉它嘍!這也幾乎是所有父母肩上的必要任務 , 為了這「重責大任」,多少親子關係便硬生生地陷入了一種膠著冰冷的狀態之中:左撇子要改,看電視的距離、洗澡的方法、捧碗的角度、扣鈕釦的順序、坐的姿勢、寫功課的時間、考試的成績……,任何事情只要看得不夠順眼,不合父母大人我的意,便要努力的轉過它來!
只有極少極少數的人,能在這執意扭轉的急流中,緩下腳步靜下心來,稍微思考一下:為什麼孩子那樣?為什麼我這樣堅持?或是,除了當下的執意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作法?如果改天再處理難道不行嗎?……
這一天晚上,我自然也是那大部份父母中的一分子 。 我強勢的執意很快的就影響了女兒的情緒 , 她變得沒有信心、怯於回答;見她沒因我的努力付出而有所進步,甚至連原本會的都變得沒有把握,心中更是點著了一把火似的發起怒來,雖然當時亦有一種隱隱的心疼……心疼她還這樣幼小,就得承受這樣龐大的情緒壓力,以致原有的童稚無畏瞬間完全消失了。但憤怒中的人是何其冷酷啊,面對她的手足無措和無助,我竟收不住自己的怒氣,只有任其繼續蔓延。當時的我,何嘗不也是處在一種無助的狀態?只是用合理化了的藉口包裝它罷了!而這合理化的偉大藉口便是:我是為你好啊;如果不是你這樣,我為什麼要生氣。卻完全忘了:就算為對方好,就算對方先怎麼了,我們還是可以好好的說、慢慢的教,何必一定要重重的發怒。發怒,只能顯示我們面對問題時的無能和傲慢。
如何面對憤怒的情緒?
也許你要笑我:怎麼,現在頭腦清醒了?不生氣,會反省了?說來有趣,也許老天爺念我平常還算用心,不忍心看我真的變成個惡婆娘,那一天晚上好心地拉了我一把:就在我不帶一絲感情、冷冽地逼問(那早已不是「教」了)她:「82比85大還是小?」、「小多少?」、「82應該加還是減一個數才會變成85?」、「87呢?比90大還是小?比85呢?」、「小多少?」、「大多少?」、「87要加上多少才是90?」「85要減多少才會是82?」……一連串問題時,電話響起了,是一個白天有點情緒的同事打來的電話,「我可以和妳談一談嗎?」她在電話一頭說著。
「不行,我正在教小孩數學,可以明天再說嗎?或是等她睡了以後,我再打給妳好嗎?會不會太晚了?」我壓著剛剛才在氣頭上的不耐,體貼地對著電話說;雖然這樣,我心裡還是有點不放心,便又追問:「晚一點再講會不會太晚了?妳還好嗎?沒事吧!」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正好轉了一個身,看見坐在桌子另一邊的女兒,正有些拘謹有些受怕地靜靜看著我。突然,我發現,我彷彿是個兩面人:一面兇狠狠的盯著孩子,一面溫和地向著人,我究竟是暈了什麼頭啊?難道是白天累積下來的疲累和壓力造成的嗎?我竟是個遷怒不講理的人?
幸好,人只要一靜下心,就能有效地超越情緒。陷在情緒中的人,需要的往往只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暫時離開情緒現場的機會;幸運的時候,撿到了一個外來助力,就像這會兒的我,接到了一通電話,讓我得以有機會翻轉逆勢;但大部份的時候,我們還是得靠自己的努力,學會如何及時的踩下煞車才行。
不斷的學習,永遠的成長
掛了電話走回桌旁,我告訴自己:不要欺負小孩,要教就好好教,要不就不要教。重回桌旁的我,雖然語調依舊有些僵硬,表情依舊有些肅穆,但是女兒很快地就感受到我勉力而為的善意,她開始試著勇敢地說出她的答案,我則想辦法盡可能用她可以懂得的說法再說一遍 。 不多久她就會了( 可不是嘛,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是我自己把它弄得緊張兮兮,一副大不了的樣子);學會了一件「新鮮事」的她,像一枝迎著春風的花朵般愉悅可人,連我看了都覺得歡喜,忍不住又倚老賣老了一番:「學會一件新的事情或東西,感覺很好吧,那是一種超越自己、成功的快樂,媽媽這麼大了還是一樣要不斷的學,才會有進步,這就是一種成長的喜悅。」也不知道她體會多少,只聽她快樂地說著:「等一下洗好澡,妳再出這種題目給我做好不好?」我摟摟她,多好的孩子啊!我剛才竟那樣對她。看來,下一個我該超越的目標就是我的「氣」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