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聾兒小敘的夢想是長大了開飛機(汪承賢/圖)



94/05/15(來源: 南國都市報 http://www.hq.xinhuanet.com)


  採訪聾兒小敘(化名),記者還真是費了一番功夫。雖然戴著助聽器,又有聾兒語言強化中心的老師陪著,8歲的小敘卻仍是不好交流。調皮精靈的小敘一會兒跟小夥伴們打鬧,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又要看記者的相機,一刻也閒不下來。記者與他的交談只能是在這當中見縫插針地進行。


聰明好動性子急


  小敘的家在定安定城鎮,因為患有先天性神經性耳聾,2002年下半年,他被送到福音聾兒語言強化中心接受語言訓練,當時已經5歲的他還不會叫“媽媽”。在佩戴助聽器後,經過近3年的語言訓練,小敘的語言功能恢復很快,現在已經可以說清楚不少話。他能說“媽媽”、“阿姨好”、“喝水”等詞語,並能與別人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老師告訴記者,在中心的10多名聾兒中,他是學說話學得最好的一個,並且觀察力很強。他媽媽正打算今年9月份開學時,將他送到正常的小學去上學。


  因為跟記者不熟,又坐不住,小敘的注意力始終無法集中,對記者的問話,小敘反應還是很慢。一般一句問話要老師重復一至兩遍,他才會做出回答。老師說,儘管有助聽器,但因為從小聽不到聲音,對聲音缺乏敏感,聽力有了很大障礙,所以小敘在與不熟悉的人交流時,還是有困難。採訪時,調皮的小敘在和同齡的一個聾兒玩耍時,兩人不知因為什麼事情吵了起來,你推我搡的。記者看到小敘嘴裏不停地說著什麼,可是那個孩子轉身走開,不再理他。小敘於是跑到房子裏,拿了紙筆出來,記者看到他在紙上寫了那個孩子的名字,然後在名字下面打了三個大叉叉。旁邊的老師說,這是小敘在表達他的氣憤,說那個孩子壞。因為說話不容易,寫字或者打手語是聾兒們常用的交流方式。


長大了要開飛機


  與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樣,小敘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畫畫,最喜歡動畫片裏的彈珠警察、奧特曼,每次電視裏準備播放動畫片時,他總是第一個坐在電視機前面。而他最喜歡的動物是蝴蝶,最喜歡畫各種各樣的蝴蝶,他說,蝴蝶的翅膀最漂亮。


  在與記者的交談中,小敘說得最多的是媽媽和姐姐。他說他最喜歡吃媽媽買的粽子,最喜歡在家裏和媽媽、姐姐玩。媽媽給他做飯吃,教他識字說話,還帶他去坐飛機呢。記者問他,飛機是在哪飛的,沒想到他回答說,是在地上飛的。記者後來採訪他媽媽時才知道,原來媽媽帶他去坐的是兒童遊樂園裏的玩具飛機。當記者問小敘,長大了想幹什麼時,他說,長大了要開飛機。


渴望到正常的學校上學


  小敘的媽媽容女士在定安縣一家旅館上班,自從小敘2歲多被發現耳朵有問題後,她和丈夫已經帶著兒子找遍了海南的醫生,四處尋醫問藥,想治好兒子的耳朵,可是最後還是沒什麼效果。兒子5歲時,有人告訴她,神經性耳聾是治不好的,如果不趕快接受語言訓練,兒子將來還會變成啞巴。容女士趕緊為兒子買了助聽器,並將他送到海口的語言康復中心接受語言訓練。


  容女士說,兒子在家裏最喜歡跟堂姐她們玩。後來送他到海口上學後,第一次回家時,他看到堂姐她們都是在定安上學,放學了就可以回家吃飯、睡覺,他也鬧著說,他不去海口王老師那裏上學了,他要跟姐姐他們一起上學。容女士就跟他解釋說,小敘跟姐姐不一樣,小敘聽不到,不大會說話,要等小敘學會說更多的話才能跟姐姐一起上學。聽了媽媽的解釋後,他還是乖乖地到海口上學了。


  兒子一生下來就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裏,容女士每每想起就覺得很難受,覺得對不起孩子。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容女士放棄了再生一個孩子的打算。她和丈夫都希望用全部的愛和精力來培養小敘,讓他能跟正常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