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地區─ 日期:2007年11月27日
校方:障別多元 校地不敷使用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南聰遷校案兩方拔河,各提出不同疑問,校方以民國七十年的遷校公文為依據,且由教育部主導,強調為南聰的長遠發展必須再度啟動遷校計畫機制;然反對一方則認為,校方與教育部未經公開討論與影響評估,斷然而行,並提出六大議題,要求教育部正面回應。
教師會質疑,遷校案攸關重大,為何只憑一紙命令,完全未經公開討論;校方答覆,遷校案由當年省議會及教育廳廣邀相關學者和專業人士經過長期討論決議,當年學校教師也組成遷校規劃小組充分參與討論。
對於家長最關心的交通問題,擔心屆時幼稚與國小學生如何上學;校方指出,新化正在興建適合國小及幼稚園學生的校舍,完工後即可進駐,通勤學生也可以分別搭乘不同路線的校車至新化上課。
對於遷校後,台南校區如何運用,家長、教師及校友們希望能夠成為聽障者技職教育、第二專長訓練以及爭取設立區域專業資源中心,建構職場生涯轉銜支持及成立手語翻譯中心等地;然在校方提出的說帖上,希望宿舍、廚房及博愛堂拆除後,能規劃為實習工廠、地下停車場等,至於私立仁愛之家的土地可繼續租用,改為購物中心,讓聽障學生有地方可以實習與就業。
各方一直強調,南聰是台灣第一所特殊學校發源地,一一八年前由甘為霖牧師成立「訓瞽堂」,因此應妥善保存;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強調,南聰歷經四次遷校,目前校址內並無留下任何「訓瞽堂」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因此並無保存必要。
校方堅持遷校理由包括現行校地太小、屬飛機航道、少子化及回歸主流教育衝擊,且當初校地規劃給聽障生使用,然如今收的障別多元,需重新規劃,而新化校區校地達六點七公頃,從幼稚園、國小、國中至高中,都在不同區塊,不會相互干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