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障生的求學歷程(上)









作者: 
歐陽磊


我求學的過程,大多與書本為伍,少有與同學的回憶。


三兩個人的場合中我通常很活躍,到群體裡卻安靜了。我高中時,總是獨自到專科教室、操場、福利社,同學對我的印象就是「獨行俠」。其實獨行俠也有不少人,但我之所以為獨行俠的原因,不是我生性孤僻、懶得客套或喜歡獨立。而是當嘴巴的聲音變多,我對談話風向就會失去掌控。


你一言我一語,穿來插去的熱切討論,眾多人聲夾雜笑聲,氣氛很愉悅,對以前的我卻像一場夢魘。
有人不明白,聽不到只是比較不方便。怎麼會是夢魘呢?一開始可以先說好、先溝通好的事情,為什麼不在一開始說好就好了呢?


他們的說詞大概就是:


你可以先跟老師說清楚你的狀況,坐在最前面,或者請同學幫忙。
你可以在聽不懂的時候立刻請對方重複一次,或者用筆寫下來。
你可以要求同學寫一下書面意見或大綱,討論時你就知道大概在講什麼。
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我很感謝他們想幫忙的熱心,不過他們可能不太明白:這麼好解決的問題,不會只有一次而已。


我們經常有被人借立可白、橡皮擦、鉛筆或原子筆的經驗。同學剛好沒帶,我也沒有在用,借一下不痛不癢。一天借個七八次的同學,可能還好,還會一起打個球。每天都借個七八次的同學,可能就不那麼還好,下次就不想坐他旁邊了。


沒聽懂請人家重複一次,在正式討論的時候是一定要這樣,避免作業或工作出問題。那在談天講笑話的時候呢?你正在講一個精心策畫的故事或笑話,到了緊要關頭,期待觀眾反應的時候,被打岔了:


「對不起,你說啥?再說一次好嗎?」


沒關係,再講一次,幫助那個常常狀況外的傢伙進入狀況,終於接到自己得意的橋段時,又打岔了:


「對不起,你說啥?再說一次好嗎?」


不只一次唷,各位看官,起碼七八次唷。下次你碰到那個人還會想說什麼故事或笑話嗎?可能有人還是會,只是也可能故事就變精簡版了。


所以我常常被說是個很嚴肅,只講重點的人。


這些小特質,對我念書的影響不大,但對我在校生活的影響就很大了。可惜的是老師多半也不明白這些特質的影響。我是幸運的,我碰到的老師都是好老師。我高中的國文老師很欣賞我的文筆,好幾次想要幫我投稿,只是我不太熱衷辜負了她。我的數學老師好幾次義務幫我補救教學,他總是在打完網球後,輕鬆地走到資源教室找我,雖然我數學還是很爛。


大多數老師都很盡責且熱心,只是他們沒有接觸過像我這樣的孩子,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可以怎麼做,所以他們也很難教班上的同學如何跟我相處,也很難教我該怎麼打開心胸。我對老師們是感謝的,但我對狀況為何是如此覺得憤怒。


我唸書時正值回歸主流、融合教育等政策推動,也許那時台中尚屬偏鄉僻壤,我在台中實在沒什麼感覺。我經驗到的特教支援都是降低標準的要求:別人80分還會被打,我70分卻有蛋糕糖果。別人沒有60分就慘了,我有40分就過關了。別人要上苦哈哈的軍訓、家政、甚至音樂課,我可以到涼涼的資源教室看漫畫。多好,這麼多的特權。這小子唸書這麼輕鬆,一定學得很開心、很快樂、很喜歡上學。


那為什麼當我站在操場邊緣,看同學為軍歌比賽練習時,會那麼羨慕呢?為什麼當同學的隊伍行經我身邊,有個平常滿照顧我的男同學,會轉頭大聲問我:「看三小」呢?我相信他會這樣是因為太陽太大,教官太嚴格,操場走了幾十圈還要繼續走。


但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個我很尊敬的朋友,她在劇場嚴苛的環境裡打拼,卻是個心向弱勢,堅持走社福路線的人。講到各種不同的族群怎麼相處,她如此感慨:真正的融合不是各做各的。不是讓你在台上表演,我在台下拍手說好棒喔,然後就沒有了。融合應該是讓人互相影響,互相認識,你我原本的界線變沒那麼明顯,兩邊或多邊結合成一個群體,並互相尊重。


多棒的感慨,直到我的心坎裡了。


我上學那時最盼望的,不過是能跟大家一起上課,一起聊天,一起做一件事情。可是教室裡的氛圍,我與我的同學涇渭分明,我像是個冷漠的圈外人,又像是同在一條街上,我與別人的方向都不一樣。大家雖然會熱心幫助我,我仍然有很深的無助感。


直到現在回頭看,才發現自己走的路其實很特別。


我學習、使用口語成長,但到了30歲又回頭去學手語。因為我發現我再怎麼訓練我的聽力,眼睛還是我最可靠的感官。我的口語雖然一般聽人大多聽得懂,但大多聽障朋友卻聽不懂,我也不容易聽懂聽障朋友的發音。那我要如何跟他們有效、順暢的溝通呢?筆談外,手語還是比較方便。因為手語是一種視覺的語言,而對聽障來說,相較聽覺,視覺是比較優勢的。那為什麼用口語成長的聽障朋友,不但大多沒有學習手語,甚至對手語感到排斥?這是影響深遠且荒謬的錯誤。


我想在此請求同為口語聽障的朋友們:我們應該多了解自己的族群,為自己建立信心。我們溝通上的障礙不是我們的錯,別人對我們的不了解也不是他們的錯;但若我們不去思考如何讓他們了解,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了。我認為,與其將自己掩藏起來,不如積極打破環境限制。口語跟手語,應該是可以並行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互斥的標籤。口語固然是家長或師長的期待,也是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樑;手語除了方便我們自己溝通,對外也能配合手語翻譯員來得到更方便更精確的溝通效果(比起遠遠坐著看講者不清晰的口型猜測)。不管是哪種語言,它都只是幫助我們表達自己的工具。故說不管是口語也好,手語也好,對我們都同等重要。希望聽障朋友別再沉默,積極參與這個世界,我衷心期盼真正融合的那天到來!(本文作者為聽障人士,照片由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提供。)
出處是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