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探討與處理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 林志堅主治醫師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已經忘了到底是誰的詩句了,其中的含意大致上是在詠歎成年世界的複雜與苦悶,懷念年輕時的天真無邪。但實際上兒童與青少年的情緒與行為障礙是十分常見的,流行病學的研究資料顯示,一般學齡兒童的情緒或行為障礙的盛行率約在5~10%,而身心發展遲緩兒童表現出情緒或行為障礙的比例更高。 「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本質: 每個人都會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孩童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情緒波動」並不等於是「情緒障礙」。但是過度的情緒波動(情緒障礙),甚至是持續的緊張(焦慮)或情緒低落(憂鬱)卻會嚴重的影響到個人的日常生活與學業表現,進一步導致偏差行為(行為障礙)。 在心理學上「情緒」是指個人內心瞬間的情感波動,「情感」則是指較長一段時間的情緒狀態。精神醫學上所指的焦慮症、憂鬱症等疾病,通常是指的是「情感」障礙,而非僅是短暫的情緒波動。 好的情緒與行為可以幫助學習、增進效率、改善人際關係,使人更有自信;相對地,不良的情緒與行為卻可能帶來?#92;多不必要的困擾。事實上情緒障礙與偏差行為是?#92;多為人父母與師長者最感困擾,難以解決的痛處。 「正向」與「負向」的情緒行為: 情緒與行為障礙可分為兩大類: 其一是「正向的情緒與行為障礙」,也就是比別人多出來的情緒與行為問題。例如:脾氣暴躁、焦慮不安、容易衝動、在課堂上任意講話、不守規矩、讀書時不專心、行為失序、人際關係不良、以致於打架、暴力、嗑藥、酗酒、甚至偷竊等犯罪行為。臨床上以焦慮症、過動症、抽搐症候群、衝動控制障礙、強迫症、兒童期精神疾病等為典型的代表。 其二是「負向的情緒與行為障礙」,也就是正常應該有卻沒有的情緒行為表現。例如:懶散、沒有衝勁、缺乏效率、沒有動機、提不起勁、甚至於不能正常工作、讀書、或是維持社會關係與人際互動等。臨床上以憂鬱症、智能不足、語言障礙、學習障礙等為代表。 一般而言,「正向」的情緒行為障礙比較容易引人注意,但是「負向」的情緒行為障礙表現同樣重要,甚至更難處理。 兒童「情緒或行為障礙」之特徵: 我國的民情並不鼓勵個人情感的表達,一般人見面的招呼語通常是「吃飽了嗎?」成年人如此,對於兒童尤其是發展遲緩的兒童,情緒表達更為困難。 如前所述情緒障礙在兒童有很高的盛行率,但是兒童卻甚少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困擾,而經常以干擾及偏差行為來傳達內心的情緒波動。兒童因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呈現出來的症狀較多樣化且不典型,例如:成年人心情不好通常是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快樂不起來、胃口不佳、容易疲勞與睡不好覺等;但是憂鬱症的兒童卻經常以容易發怒、煩躁不安、不能專心、學習效率低落等來表現。 當孩子出現較長時間的異常情緒或行為改變時,必須考慮情緒障礙的可能性,必要時及早就醫以減少衍生更多的偏差行為。 情緒與行為障礙的原因: 情緒與行為異常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不應僅就單一觀點來解釋,問題的解決通常需要全面性的評估,而不僅是侷限於「心理問題」「壓力處理」與「教養方式」的探討。 「生理的」因素:?#92;多情緒與行為障礙是導因於神經系統的疾病或精神障礙。學齡前常見的偏差行為可能導因於「智能障礙」、「自閉症」、「注意力欠缺過動症」、「兒童期精神疾病」等發展性障礙;學齡兒童與青少年階段的情緒或行為障礙,則必須排除「情感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病」、「妄想症」、「適應障礙」、及「其他情緒與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另外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例如:「子宮內感染」、「腦膜腦炎」、「癲癇」、「腦傷」等,也會導致廣泛的精神與行為障礙。當問題的產生是導因於生理的疾病時,很難僅是經由「嚴格管教」「調整教養方式」或「抒解壓力」得到完全的改善。 「心理的」因素:心理因素涵?#92;人格特質的成熟與否、個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態度積極或消極、樂觀或悲觀、獨立需求與親蜜關係的掙扎等,這是情緒障礙與偏差行為的重要原因。發展遲緩的兒童尤其容易因為本身的身心障礙產生挫折感,難以建立良好的正向認同,轉而自暴自棄。心理問題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解決之道也必須經由一段長期的艱辛自我調適與師長的協助。 「社會的」因素:個人與周遭環境的互動、生活經驗的累積與學習,對個人的情緒與行為有重大影響。當好的行為受到鼓勵與讚賞時,人會更樂觀有自信,懂得有所節制,行為表現也會更好。相對地經常遭受挫折,缺少鼓勵關懷與讚賞,容易引發自卑感、消極、負面的人生觀,導致暴戾的性情與自暴自棄的不良行為。 「情緒與行為障礙」的診療處置: 幫助孩子改善情緒障礙與糾正偏差行為是艱鉅的工作,但是只要有毅力持之以恆,必能日有長進。發展遲緩的小孩因為認知?#92;能不良,自制能力不足,在矯正偏差行為時更是事倍?#92;半,如何防範未然是最上策。 情緒行為障礙的藥物治療:若情緒行為障礙的起因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或精神障礙」,那麼僅是依靠嚴格的管教或孩子的意志力,通常不足以得到完全的改善。此時不可「諱疾忌醫」應勇敢求助於醫療的幫助,透過適當的治療以改善生理的疾病,達到好的衝動控制與行為表現。至於是否需要藥物治療?應該使用何種藥物?會不會有副作用?何時可以停藥?這些問題應在醫師詳細診療後,且與家長充分溝通之後才決定。 心理與社會的因素:心理支持(認知行為治療)的原則,應盡可能以「鼓勵」代替「處罰」,對於好的行為,多給予鼓勵與讚美可以使行為表現更好。鼓勵與讚美必須「出乎內心」且必須根據「實際、具體的好行為」,否則空范的讚美不但沒有力量,有時反而給人「譏諷」的誤會。所以鼓勵的時候,要明確的指出「人、時、地」以及具體的好行為,如此才能達到效果。對於不良行為的處理,盡可能使用「明確、建設性」的用語,避免「情緒性」的責罵,例如:直接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而不要用「你就是這麼懶惰,每天賴床!」「你這麼做,是要故意把我氣死嗎!」等語句。 結 語: 改善情緒與行為障礙的過程,如同「逆水行舟」固然艱辛,但是「一步一腳印」,只要肯「流汗耕耘」必然可以「歡呼收割」。「萬事起頭難」凡事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最艱辛的,但是人生就像長程馬拉松賽跑,一時的挫折與失敗,並不代表從此沒有指望,當努力與付出得到初步的成?#92;之後,將會激發更大的信心與繼續努力的勇氣。 為人父母或師長者,最重要的維持本身的情緒穩定,保持樂觀開朗的人生觀,足夠的毅力與耐心,如此才能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 Nov 29 Thu 2007 09:19
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探討與處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