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聾人文化之門

──推薦一本特殊的書《寂靜之外》(臺北縣:左岸文化,2005,共167頁)

作者林旭本身就是個聾人,本書改寫自她在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的碩士論文。她在書中告訴我們:手語像線一樣把聾人織進聾人文化的經緯之中,手語有獨特的語言學結構,不是隨意的手勢,因此手語是一種正式的語言。失去聽覺的人並不是殘障,事實上,他們可以用手語表達他們所想、所見的感覺,會發生障礙其實是因為「聽人」主流文化對「聾人」文化有誤解所造成的。
當聽人以「慈善」和「科技福音」為名,研發人工電子耳與助聽器時,並沒有考慮到這些科技產品植入或配戴在聾人身體的風險。「聽得到」或「聽不到」並不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因為植入電子耳之後還需要一連串的口語復健,並且要重新學習解讀新聲音的訊息,「聽得到」不代表「能聽得懂」。如果因為聽人迷信高科技電子耳,強迫聾人放棄手語學習,用殘存的聽力學口語、學讀唇語,回歸主流,不僅使聾人無法融入原有的聾文化,更只能是聽文化的邊緣人。
這不是一本「個人」突破聽障,終獲社會認同的勵志類書籍,而是從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層面,深刻地切入主流文化的偏見,當我們試圖了解聾人文化的時候,藉由對照,會意外地發現我們「聽人」自以為是的偏見。
李錦旭∕2006.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