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ina.com 2008年03月27日 02:43 新華網
隨著祥雲火炬在希臘境內的傳遞,許多讀者給我們打來電話,想了解奧運火炬手是如何產生的?他們是怎樣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成為光榮的傳遞者?為解答讀者之疑,今天講述本報參與選拔的火炬手的經歷,以使讀者了解火炬手選拔的整個過程,為您揭開奧運火炬手選拔面紗。
北京奧運火炬手總數達到21880名,是奧運會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一次。在火炬手名單上,年齡最小的僅14歲,最大的已有93歲高齡,選手涵蓋我國56個民族,還包括為中國改革與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
北京市民火炬手誕生日曆
第一階段:報名 2007年6月23日,“2008北京奧運火炬手選拔計劃”正式發布並隨即啟動。7月23日,本報聯合聯想集團啟動“北京市民奧運火炬手大型選拔”活動。 第二階段:海選 8月16日,30名候選人從近3萬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 第三階段:北京晚報社現場比試 8月24日,30名候選人在北京晚報社進行了現場演講和才藝展示,10名候選人確定。 第四階段:央視現場比賽環節 9月15日和9月16日,中央電視台對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的30名選手,分兩個晚上分別進行了現場比賽,包括北京市民李瑩、朱明德、王偉力等三人在內的華北區10人成功勝出,成為聯想提名奧運火炬手。 第五階段:火炬手名單公布 經北京奧組委批准,今年3月20日,聯想公布了部分火炬手名單。
第一關:海選
2007年6月23日,“2008北京奧運火炬手選拔計劃”正式發布並隨即啟動。7月23日,本報聯合聯想集團啟動"北京市民奧運火炬手大型選拔"活動。此次計劃征集的10名火炬手人選,都是從普通市民中產生,每個熱衷奧運的北京人都有機會參與。在整個活動報名階段,共有數萬市民參與報名。從數萬報名市民中衝出“重圍”,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7月23日,本報頭版頭條《我想當奧運火炬手》的消息一經刊出,打來報名熱線的市民就已突破了百人。報名者不僅來自各行各業,而且年齡跨度也相當大,他們都表達出希望能夠成為奧運火炬手的強烈願望。
7月25日,報名進入第三天。家住豐台區前泥路小區的楊桂艷女士給本報打來報名電話。她表示:“我是為我兒子圓夢的。他從小就愛好運動,後來還在宣武體校打排球,是個非常積極上進的孩子。可惜在十八歲那年,他不幸患尿毒症去世了。我現在還記得,在中國第一次申奧時,兒子就夢想成為奧運火炬手。所以,兒子去世後我每天都堅持慢跑,鍛煉身體,就是為奧運火炬手做準備,替他圓這個奧運火炬手的夢想。”楊女士的話感動了報名現場的每一個人。
“我是中國魅力雜誌社的主編,我要替我的朋友報名。”7月30日,市民丁先生在打來的電話中說,他的這個老朋友名叫楊銘儀,今年78歲,是個畫家。他17歲考上黃埔軍校後,後跟國畫大師張大千學習畫畫,現是黃埔畫苑院長。
當記者問到楊老先生的身體能否適應火炬手的傳遞工作時,丁先生笑說:“別看我這老朋友歲數大,身體可硬朗著呢。他每天都打太極拳、練氣功,平時我們大家都叫他‘老頑童’。”8月5日,老人又親自給本報打來報名電話。
隨著活動的逐漸深入,報名者的年齡跨度再次拉伸。5歲的趙芃菲是此次活動中報名年齡最小的。說到奧運火炬手,他說自己平時喜歡游泳、跑步,這次奧運會能在家門口舉辦,自己若能親身參與到其中,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第二關:現場選拔
8月24日,從數萬報名者中精選出的30名候選人,在北京晚報社進行了現場比試,展示自己的文藝才能。最終,10人獲得了進入決賽的資格。
47歲的劉振祥是北京一名普通的“的哥”。他利用業余時間鑽研學習、實地考察,歷經10年,寫出了13000多字的《解密華北地區幹旱的根本原因和解決辦法》。老劉話語不多,憨厚,但是比賽現場,他的表現也讓評委很吃驚:在從順義趕來參加比賽的路上,老劉即興創作了一小段和北京奧運有關的京劇,唱起來也是有模有樣。
申建華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他將自己創作的甲骨文奧運書法繪畫作品帶到了現場。這張是用甲骨文手法表現的奧運五環,那幅是甲骨文寫成的奧運口號,還有甲骨文描繪的奧運比賽項目圖。“我可以在1分鐘內用甲骨文完成一篇‘中國印’。”說完,身材高大的他趴下去,開始在一張宣紙上抹抹畫畫。點滴間,一幅跳躍的中國印圖案活靈活現地出現在評委面前。
張萌擁有高挑的身材、會說話的大眼睛、端莊的外表,作為2007年世界小姐大賽北京賽區推薦參選火炬手的一名選手,張萌一登台就散發出逼人的活力。她擁有美聲國家十級、鋼琴六級的証書。在現場演唱的一曲奧運歌曲,入耳曼妙,余韻無窮。作為北京師範大學英文系的本科在讀生,張萌成為了一名奧運專業志願者,負責國內外禮賓陪同的工作。“我要展示北京大學生的風採,為奧運加油。”
李瑩身穿一身綠色的裙裝亮相。她在現場表演了一段民族舞蹈。婀娜多姿的孔雀舞造型,讓這位聾啞姑娘獲得了評委們最熱烈的掌聲。但是,她卻聽不到掌聲,因為她是一名聾啞姑娘。李瑩就讀于北京第二聾啞學校。這位姑娘,憑借超人的毅力,掌握了旋律節奏,學會了踢踏舞、傣族舞等多種舞蹈。北京市舉行首屆踢踏舞大賽,包括她在內的8個聾童表演的《快樂的聾童》,在30多個專業踢踏舞表演隊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少兒組第一名。
第三關:央視比賽
9月15日和16日,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30位入圍選手,在中央電視台分兩場進行了現場決賽,最終誕生了10名聯想提名奧運火炬手,其中北京市民有三人。
觀眾席出奇的安靜,大家的目光被舞台上一個年輕女孩的矯捷舞姿所吸引。舞蹈技術,評委和觀眾席上迸發出熱烈的掌聲。然而,女孩卻聽不到這掌聲。因為她是一位17歲的失聰的女孩。
在中央電視台決賽現場,李瑩選擇的舞蹈是踢踏舞。這種舞蹈在西方流行,在東方卻很少有人跳,何況對於一名失聰的兒童,伴著節奏起舞難度更大。但是,在老師的眼神和手勢的指引下,李瑩順利完成了踢踏舞,獲得了現場的一片掌聲。在決賽現場,李瑩緩慢而機械的發聲,配合著手語,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用聖火的光輝,把拼搏與超越精神傳遞到每一個和她一樣的聾啞朋友心中。
“這些都是我的作品。”57歲的朱明德走上台,手中攤開的是一冊冊速寫本:凌空鋼架上的焊工、烈日下的鋼筋綁扎工、揮汗奔走的推土工。作為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57歲的朱明德卻喜歡“泡”在奧運建築工地上,為工人繪制速寫,迄今已經創作180多幅有關奧運建設者的速寫作品。在比賽中間,朱明德為央視主持人方瓊現場做速寫,寥寥幾筆,一個活躍而略有些調皮的“方瓊”出現在速寫板上,贏來了台下一片掌聲。
面對2008北京奧運會,朱明德說:“每個人都可以為奧運作出貢獻,我希望更多的文化藝術界人士參與進來,將奧運氛圍營造得更加熱烈、喜慶。”
“請大家閉上雙眼。現在我為大家講講祥雲火炬的樣子。”登上央視比賽現場後,王偉力就讓現場觀眾體驗自己“為盲人講解”的專長。
王偉力有個綽號叫“大偉老師”。2003年他與妻子一起建立了專門為殘障人士服務的“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為了真正了解盲人的內心世界,大偉不止一次閉上雙眼,體驗盲人的日常生活。“我要讓他們通過我的講解,一樣能看到北京奧運的畫面、色彩和人物。”在比賽現場,大偉老師富有韻味地講解著奧運祥雲火炬的樣子和製作工藝,也講解了身邊大屏幕上一群年輕人手持火炬奔跑的場景。一位盲人通過大偉的講解,又親手觸摸到了祥雲火炬,激動地說,我看到了上面的祥雲,也感受到了火炬傳遞帶來的激情。王偉力說:“奧運會就要到了,我要培訓更多的講解員,為全國1300多萬盲人朋友講述賽場內外的動人故事,講述我們的2008。” (記者 賈中山 劉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