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九月份將在台北舉行為聽力障礙者舉辦的國際運動會,中文譯名到底可不可以叫做「聽障奧運」,引起了不少爭議;但其實台北市政府的宣傳重點不必放在奧運家族不家族的問題,而應該是充分尊重聽障人士的需求,趁著這次運動會培育各國手語人才,才能實際幫助聽障朋友。(陳楷報導)
因為牽涉到現實的商業利益,國際奧會過去一直避免讓身心障礙者的國際運動會跟「奧運」沾上邊,最近幾年來出現了一些模糊空間,為智能不足者舉辦的比賽可以叫做「特殊奧運」,而北京奧運之後為肢體障礙者舉行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中國大陸叫做「殘奧會」也獲得國際奧會的默許。
至於為聽障者舉行的Deaflympic運動會,最正確的譯名是「聽障運動會」或者「達芙林匹克運動會」,但都沒有「聽障奧運」來得簡單易懂。台北市政府用聽障奧運來宣傳Deaflympic運動會,也是利用了這一些模糊地帶。畢竟是為弱勢族群舉辦的運動會,只要沒有因此牟利,國際奧會也不會大做文章;但是硬要把Deaflympic跟夏季奧運、冬季奧運相提並論,甚至把奧運四大家族列為國小學生有獎徵答的考試題庫,或者跟高雄的世界運動會來比較「誰才是奧運家族之一」,就太過牽強了。事實上,世運會跟奧運會彼此交換過比賽項目,關係要比聽障奧運跟奧運來得密切,但台灣主辦國際運動會總是美事一樁,不管台北高雄都一樣,其實辦好自己的比賽比較重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