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7 09:34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位於陝西西安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部的辦公室裡有一張寬大的辦公桌,兩個並列的電腦液晶屏位於其上,旁邊還有一對挨放在一起的音箱、一個體型頗大的非線性編輯系統。這些視頻處理、光盤製作等設備的“主人”是西安圖書館文化志願者劉小奔。45歲的劉小奔在這裡已經與影音整整打了11年的交道。不為眾人所知的是,劉小奔 3歲那年因藥物中毒失聰了。
在共事多年的館員眼中,劉小奔性格開朗、工作認真、愛好廣泛。除了 與人交流的動作化、眼神化、紙筆化程度高出普通人外,他的耳疾、他的特殊性時常不被大家“覺察”。因工作出色,劉小奔於2011年、2012年、2013年連續3年獲得西安圖書館 “優秀志願者”。2013年12月,文化部公開表彰全國48名優秀文化志願者,劉小奔名列其中。
劉小奔是如何與圖書館結緣,又是如何在11年間默默地拍攝、處理著各種圖片和視頻呢?
2003年,西安圖書館籌建“天祿講壇”,當時已在拍攝方面小有名氣的劉小奔被“人才引進”,在志願者崗位從事攝影、後期製作等工作。11年來,劉小奔超出常人的執著及悟性讓他的同事們講起來滔滔不絕,“就以去年剛剛採購的非線性編輯系統來說,銷售方簡單說了幾句便走了,劉小奔獨自鑽研,一月內竟無師自通……”“去年新春聯歡,圖書館請來一位老師給大家教'騎馬舞',結果台下'群魔亂舞'; 劉小奔當時拿著DV給大家拍視頻,誰知他自顧自地跳躍,被舞蹈老師慧眼發掘,竟被請上來給大家領舞。”
在手語老師的幫助下,記者看到這樣的場面:劉小奔右手操作鼠標及鍵盤,雙眼緊盯畫面中的人物口型,而左手掌則貼在音箱上感知音符的振動,從而完成音畫的匹配、聲音大小的調試。“'聽障人'具有比'健聽人'更強的專注力,只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他們往往會把工作完成得更好。”臨時擔任手語翻譯、專注於聽力言語康復工作的徐春曉這樣對記者說。事實上,劉小奔身後堆放的製作好的各類講座光盤已經說明了工作成績:多年來出自他手的光盤有3000多張,完成“天祿講壇”視頻編輯1000餘期,西安圖書館網站上精美的圖片更是難以計數。
“我是聾人誌願者,讓我堅持從事志願活動的動力就是:幫助別人,就是快樂的。” 劉小奔這樣概括自己的“志願服務信條”。在與記者交流的過程中,劉小奔報出了一個日期:2012年11月27日,那一天他回到了母校,見到了昔日的老師。“我隨西安圖書館讀者服務部的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了西安市盲啞學校,給孩子們放映無障礙電影《佐羅》。那裡是我學習、生活過的地方,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有培育過我的老師,還有許多和我當年一樣的孩子。那天,老師們看見我都非常高興,也為我感到自豪,因為我能用自己的本領為和我一樣的孩子提供服務。離開時,孩子們用手語依依不捨地說'下次再來'時,我非常感動。”
除影音方面的工作外,劉小奔還針對殘障讀者的特點,積極開展各種人性化服務,包括主動聯繫殘障讀者,在聾啞讀者較集中的盲啞學校做宣傳,在圖書館內解答聾啞讀者的問題等。此外,他還在殘聯等機構提供公益服務,通過各種方式讓人們了解聾啞人、關心聾啞人、關注殘疾人事業,並志願拍攝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事蹟,宣傳殘疾人奮鬥、向上的精神。
“幫助聾人讀者,我更有一份親近和自豪。圖書館為我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我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收穫著謙讓、理解、微笑和忍耐,更懂得了快樂的真諦。” 劉小奔表示,他願意一直留在圖書館,幫助更多的人,傳遞友愛,享受快樂,直至光榮“退休”。(記者秦毅)
(《中國文化報》2014年2月14日第2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