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究者眼中的聾人社會、文化、生活和教育











去年底,遼寧師範大學的幾個研究生在中國北方的幾個大城市展開了一項關於聾人社會和生活等方面的調查,在收到這些城市聾人填寫的幾千份有效答卷後,他們對這些答卷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些結論。
  在徵求他們的同意後,我把他們的研究結論的重點公佈出來讓大家看看,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見。

  以下是遼寧師研究生們的研究結論:

  我們的研究首先從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角度闡明瞭聾人社會和聾文化存在的理論基礎,並回顧了國外有關聾人社會和文化的歷史事件和國外學術界對聾人社會和聾文化研究已經取得的成果。我們認為,我國對聾人社會和聾文化的社會現象沒有足夠的重視,也完全缺乏相關的研究。這一狀況不利於聾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更不利於聾人社會地位和社會生活質量的改善。我國非常有必要開展聾人社會和聾人文化的研究,而且意義重大。我們主要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考察聾人群體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存在著特有的社會生活方式,進而說明聾人社會的客觀存在,發現和考察聾人文化的基本特點,考察中國城市聾人社會和聾人文化的發展水準。通過調查研究者發現:
  (一) 聾人群體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其特點為在社會生活中普遍的存在的溝通障礙,這種特有的生活方式特點體現了聾人社會生活的普同模式,反應了聾人社會,聾人文化存在的客觀性。
  (二) 聾人文化有其特有的特徵,表現為:1、手語是聾人文化的核心。2、聾健相隔是聾人群體共同的經驗。3、對耳聾的態度和對聾的接納是聾人文化的基本內容。
  (三) 我國聾人社會文化的發展仍處於較低的水準,表現為:1、聾人社會組織和聾人精神文化的薄弱。 2、聾人社會文化缺乏系統的傳承。
 
  在研究的結論中最後我們認為:聾人群體的社會生活是獨特的,聾人社會、文化的存在是客觀、合理的,承認和尊重聾人社會和文化,是文明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提高聾人社會地位、改善聾人社會生活的基本前提。我們認為:要做到承認和尊重聾人社會和文化,要做到兩個基本方面,
  (一) 改變社會態度。文化中心主義傾向是人性中極易產生和形成、固定的傾向,健聽文化是主流文化,往往自然認為自己文化的優越,伴隨著聾人文化的生理障礙,往往被認為是低級的,我國社會中目前對聾人社會和聾人文化的消極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中心傾向的反應,人們很難接受在主流文化之外的,與主流文化明顯不同的聾文化,就存在於他們身邊。 健聽人對聾人社會和聾人文化往往有一種不以為然的態度。從事聾人工作的健聽人極少對聾人社會有足夠的認識,也極少與聾人有真正的溝通。這嚴重影響了聾人對聾人社會和聾人文化的認同。應該在全社會建立一種承認和尊重聾人的生活和生活感受、、承認和尊重聾人的手語、尊重聾人社會和文化,尊重聾人的選擇這樣一種開明、包容的社會態度。社會上形成承認和尊重聾人社會和聾人文化的態度,是使聾人能夠真正獲得和健聽人一樣社會地位、社會價值的根本保證。相對於健聽的主流社會,聾人社會和文化是弱勢的。聾人能夠在社會中保證健康、尊嚴和適應社會生活,是離不開主流社會的幫助的。幫助聾人建立合適的社會化模式是一個文明進步社會的應盡的責任。  
  (二) 改革聾教育。我國聾教育雖然已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是長時間處于高投入、低效率,徘徊不前的狀態也是有目共睹。我國聾教育主要貫徹口語教學,其中一個大家都期望的目標是能讓聾生學習和使用有聲語言,並且完全融入主流社會,象正常人一樣生活。所以教學中特別注重聾生口語的學習和使用,教學內容中完全不涉及聾人文化和聾人的生活。聾生家長和聾生自己都把口語能力和學校學習成績看作是最主要的學習成就。但是,最後的事實是,對大多數聾人來說這種學校教育往往是事倍功半。當聾生走出校門後,才發現自己是處於一個陌生的世界,自己無所歸屬。聾人無法進入健聽人的生活領域中。同時,他們又發現通往聾人社會的道路也是封閉的,他們即不會流暢地使用手語,也對聾人的生活一無所知,甚至在他們的思想中一直形成的對耳聾和聾人的低評價,都造成了他們進入和接受聾人社會和文化的障礙。許多聾人處於這種無所適從的狀態中。所以,聾人教育應得到徹底改革。我們認為,聾教育不應該漠視、回避聾人社會文化的存在。聾教育目的不應僅僅著眼於教聾人開口說話,而更要注重聾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聾教育應該把聾人社會和聾文化的內容納入到教學之中,並且把幫助聾人建立幸福、合適的社會生活當作聾教育的一個目標。



  







文章出處:聾人之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