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月19日
諺言耘語3 (4Y)


(回台南聽外公說的笑話,媽咪自己都忘記了…)

媽咪:「諺諺,你睡上層床不要尿尿哦,不然妹妹在下面會淋到你的尿尿…」

諺諺:「沒關係,我會接住啊!」

媽咪:「你用什麼接?」

諺諺:「我會用被被接住!」

 

 

媽咪去參加親職座談,還得跟著又唱又跳

耘:「媽咪,來我們思高很好吧,又可以跳舞,又可以玩遊樂場,又可以進教室,又可以看表演,很好吧!?」

 

 

(開心班人數太多要分成兩班...)

爸仔:「哥仔,你喜歡小羊ㄇㄟㄇㄟ教你嗎?」

諺諺:「哎喲,你怎麼一直說小羊ㄇㄟㄇㄟ,我跟你說是小楊老師啦!」

爸仔:「唸小羊ㄇㄟㄇㄟ那班很好吧?」

諺諺(皺眉頭):「爸拔,你很調皮ㄟ!」

 

 

諺諺認識了「空軍一號」,白色機身藍色線條,我們告訴他那是阿扁的飛機,簡稱「阿扁機」。後來機身比較小的空軍公務機滑駛過,諺諺看到了直喊:「你看,還有一個小阿扁機!」

 

 

開車經過總統府,跟孩子說:這就是阿扁辦公的地方!

諺諺呵呵笑說:哇!比我們思高幼稚園還要大ㄟ!

 

 

 

(騎親子腳踏車上學,諺搶不到前座,到了幼稚園門口之後,委屈放聲大哭...)

媽咪:「上次你坐前面,這次換妹妹坐前面,兩個人要輪流啊!」

諺諺:「我玩具跟妹妹輪流,坐前面我不想輪流嘛!」

 

 

過年耘耘生病,我們幾乎都待在婆家,隨著她病情起落心情悶又難過...

除夕夜在床上抱著快要睡著的孩子,看電視上大鬍子帕華洛蒂唱飲酒歌...

半夢半醒之間兄妹倆說:「好奇怪的人哟,好奇怪的歌哟!啊~~啊!」

 

  

(孩子看到樓梯間有些地方佈滿了蜘蛛網)

耘耘:媽咪,腳踏車為什麼會有蜘蛛網?

媽咪:車子沒有動,就有蜘蛛網,如果車子有動,就不會有蜘蛛網啊。

耘耘:媽咪,我們的腳踏車有沒有ㄉㄨㄥ\啊?

媽咪:有啊。

耘耘:「洞」在哪裡?

 

 

(汽車玻璃的反射放大了諺諺的影像--包括他的手臂,看起來又粗又壯)

諺:你們看我的ㄐ一肉(肌肉)好大喔

媽、耘:對ㄟ,哥哥你的肌肉好大!

諺:那是因為我吃了很多ㄐ一皮(雞皮)啊!

 

(全家人一起看著電視螢幕播放台東之旅相片,聽著卡農歌曲…)

耘:媽咪,你有沒有想哭?

媽咪:沒有啊!

耘:可是我有點想哭。

媽咪:為什麼呢?

耘:因為這個相片太好看了,我有點想哭!

 

 

(諺諺校外教學拜訪民生圖書館)

諺:我們今天去圖書館看書,我看一本好多恐龍的書

把拔:這麼好,我也要去。

諺:把拔可是你沒有去過,我可能要先畫個地圖給你,你才知道怎麼去,還有我們都要穿運動服,你沒有我們思高運動服ㄟ。

 

(耘耘躺在床上沒睡著一直講話,媽咪叫她不要吵趕快睡覺…)

耘:媽咪!母親節我都有送花給你,我都沒有送花給把拔ㄟ,我對你很好,所以你也要對我好一點知不知道?!








新增回應






下午 03:55 | 永久連結 | 引用通告 (0) | 發佈至您的部落格 | 童言童語















































5月18日
親山&阿度 給你們掌聲

五月份和把拔帶著哥仔妹仔回台東婆家四天

除了祖孫親人團聚之外  也趁機度假

事先購買了東森的小熊度假村套裝旅遊

盡情沉浸在東台灣田野與海岸美景當中

 

有時候覺得

台灣的觀光條件實在不亞於國外

只是大家被動的去接納商業炒作的景點和玩法

把拔有過一句名言

"先把台灣走遍一次, 再去走別的國家"

台灣的確有一些小而美的旅遊點

在主人發揮巧思創意  用心經營下 

造訪後有一種身心靈被洗滌過的痛快

 

回到台北  忍不住上網搜尋了兩個網站

一個是淳樸自然  享受農夫汗流浹背樂趣的親山農園

另一個則是 捧腹騎鐵馬穿梭青山綠野  ,追溯古今阿度的店

上網是對他們的一份肯定 也想給他們一點掌聲

有機會  咱們一塊兒再去逛逛

 

 


 





















龍鳳媽

阿公您好,上星期六艷陽下去農場拜訪,不但小朋友們好開心,大人們也非常盡興喔!
沒啃過那麼甜的生玉米,沒吃過這麼純的凍凍冰,還有蘿蔔,甘藍菜,草莓,番茄,都讓我們能有機會親手採摘,我最深的感觸就是...當農夫好辛苦喔!
親山農園真是一座寶山,下次返鄉一定還要帶孩子去找阿公,再次神氣坐上怪手,喀拉喀拉..讓他們有個難忘的童年回憶! 
2006/04/26(Wed) 13:48

親山農園 (園主地小兒子) 第114  

謝謝你們的拜訪!
阿公的休閒之一,就是喜歡快快樂樂,東介紹,西介紹的.還深怕待客不周呢
歡迎你們再一次,來我們這個寶山挖寶喔
寄來的照片收到了.我們會找機會放在網站上.
有問題,希望一定要來信告知喔!
(你們的照片,我們很寶貴)2006/04/27(Thu) 22:52

 

 









 留言者:龍鳳媽

 阿度你好,
4/24有幸在大雨傾盆前,全家大小跟著你騎了一趟腳踏車!
夫家是在地台東人,跟著老公去高台飛傘也不下好幾次,以前見到的只是龍田外在的美,這次騎車走一趟,讓我們體會了龍田另一層面的文化和生態面貌,心靈的充實無法言喻!
尤其看過那棟3500萬你作夢也不賣的別墅,回到台北老公聊起,尋尋覓覓那麼久,龍田或許就是最符合我們夢想的居住處所!不用貪心,只要起間小屋,每天和孩子徜徉在藍天青山綠海,是何等愜意消遙!
佩服你的用心,口才,和創意,讓靜態的龍田整個活潑了起來,下次返鄉,一定再去你的店裡逛逛!

 







龍鳳媽:
謝謝妳跟著台東的老公來到這裡,也幸好讓妳們有所感觸,這樣妳才會去省思,台東真的值的妳們留下來多看一眼,只要有想法,有創意,肯努力,我相信我們都可以一起努力來創造一個美好的台東的,,,隨時歡迎妳們再回來,希望我能有更好的服務能力,,謝謝
阿度
留言日期:2006/5/6 22:40:47









新增回應






下午 04:56 | 永久連結 | 引用通告 (0) | 發佈至您的部落格 | 旅行












































4月20日
腳踏車的留言

住處樓下人行道停放了一部腳踏車

用鐵鍊鎖在排水管上

人行道的另一側有一根電線桿

所以狹窄的人行道,扣掉電線桿和腳踏車佔用的面積

剛好僅容一個行人走過

這部腳踏車一放就是好一陣子

之前看它曾經移動過,最近則已染上一層灰

 

每天走過人行道,經過腳踏車都有點不舒坦

畢竟對於來往行人來說,腳踏車是一個障礙

前兩天忍不住寫了一張字條貼在腳踏車坐墊上

 

""親愛的車主:

如果這部腳踏車沒有停在這裡

人行道不會那麼小

來往的路人不必側身通過

下雨天雨傘不會被扯住

牽著的兩隻手不需要分開

鄰居出入的鐵門也不會被擋到

麻煩您把愛車移開

愛路過這裡的每一位行人""

 

第二天,看到腳踏車依舊停放在原處

可是仔細一看,坐墊上的字條

筆跡已經由原本的紅色轉為藍色

好奇心驅使下趕緊去讀紙上留言

 

""真的萬分抱歉

這部腳踏車的車主因為癌症

現在還住在加護病房

我沒有辦法立刻拿到鑰匙

可是我會設法儘快在這週內找到

然後把車移開

造成各位行人的不方便

實在是萬分的不好意思""

 

看完紙條,心裡有一種犯罪的愧疚

不若以往急公好義後的滿足

關心的已經不再是腳踏車

而是腳踏車的主人,身體什麼時候能康復

病房中的他是不是還記得...停在樓下的這部腳踏車

 

 

 

 

 

 






新增回應






下午 06:31 | 永久連結 | 引用通告 (0) | 發佈至您的部落格 | 心情















































3月1日
妹仔住院記


 

從當了媽的那一刻起,妹仔就是我最貼心親蜜的夥伴!

滿月前,我們日夜形影不離;

週歲前,沒安全感的她只肯讓我抱;

兩歲了,睡覺前or起床後她一定要找媽咪;

三歲上幼稚園,放了學會親暱摟著我說媽咪我好想你

四歲了,她總會歪著小小的頭,微笑的說我最喜歡媽咪

 

大年初一在台東過年,一早起床妹仔臉色就不好看,直嚷著好痛,才幫她換好新衣,餵她喝杯熱牛奶,不久就整個吐了出來,一量體溫竟然已經高過39度,和爸拔立刻抱著她往馬偕掛急診。

醫師根據症狀判斷是輪狀病毒,塞劑退燒和打止吐針之後,我們返家休養,妹仔精神也轉好,有說有笑,不過隔了三四小時,卻又燒起來。由於醫師交代發燒會持續兩天,如果沒有嘔吐不止應可放心,所以我們就持續的給她服退燒藥,而妹仔的精神也隨著體溫,時好時壞。

終於熬到初三回台北家,想說回到家她會好一些,可是從進火車站開始妹仔就不舒服,車上吐了一次之後沉沉睡去,六小時的車程好不容易到了台北,在計程車上又吐一次,我們想,可能暈車了吧!

     

初四預計要去中壢跟外公外婆拜年,半夜起床看她仍舊發燒,再餵她喝退燒藥,汗水溼透了被子和枕頭,直覺不太妙早上起床,妹仔走出來皺著眉頭說我不舒服,手抱著肚子直喊痛,雖讓她看電視、吃蘋果、上廁所,她的痛苦似乎都不曾稍減。十點左右,她開始不停的嘔吐,我連忙打電話給外婆,告訴她今天沒辦法去中壢了,之後就全家人趕赴長庚醫院急診處。

從來不覺得長庚離家這麼遠,因為在車上妹仔就不停呻吟喊著怎麼那麼慢啊?醫院怎麼還沒到?年紀小小的她似乎已經知道,醫院是解除她痛苦的希望。    

年假期間急診室滿滿是人,我們漫無止境的等待,掛號檢傷,終於等到醫師診斷,然後等照腹部X光,之後又繼續候診,醫師決定要掛點滴驗血驗尿,要我們在外面先等等又要等,我不是沒耐心,可是抱著16公斤的妹仔,她不斷的喊痛,不斷的問我,不斷的踢腳跟我生氣,媽咪除了忍著臂膀的酸痛,好言安慰她之外,竟然是束手無策

終於我們讓護士打了點滴,也抽了血解了尿,再去照胸部X光,妹仔完全沒哭,冷靜的配合一切手續的進行。看她躺在觀察病床上,兩眼無神臉色黯淡,昏沉睡去,撫摸她的臉頰,看來唯有睡覺可以讓她暫時擺脫痛苦,那就睡吧!

醫師大聲呼喊李昕耘的家屬,我們急忙跑去,醫師臉色凝重的說:「尿液血液的發炎指數都很高,白血球已經達兩萬多,而且X光片肺部發炎嚴重,右肺已經白了一大半」我不知道該怎麼聽下去,眼淚已經在眼裡打轉,有一種想要下跪的衝動

醫師接著說:「我們建議要住院觀察,並且趕快做治療,以她細菌擴展速度那麼快,判斷應該是肺炎鏈球菌,目前有一種新的檢驗,只要驗尿馬上知道,不過要自費確定之後就可以針對這菌種打抗生素。」這時候,金錢是最不重要的。爸仔媽仔連點頭說:「好的好的,拜託醫生了。」

當時台北院區不確定有病床,醫師問我們是否願意轉去林口?我們呆滯的答應著,一邊無助的等待。忙碌的護士終於來到床邊,在點滴罐下加了抗生素,彷彿是妹仔的救星,我凝視著一滴滴白色的水滴,一邊祈禱著,老天爺請你保佑妹仔,妹仔你也一定要加油!

妹仔醒來,精神好了一下下,餵她吃了兩口麵,她又搖頭說:「我頭好痛。」馬上我就去轉告醫生。醫生略皺眉頭說:「如果再過一兩個小時仍然頭痛,就要考慮是否感染腦膜炎,從脊髓抽液來化驗。」從醫師的表情我推斷,那一定是相當嚴重了。  

   

爸仔安慰我說:「不管什麼病最難的應該是找病因,現在確定了病因就可以對症下藥,如果找不到敵人你才要擔心,不知道要跟誰打仗?」

二代抗生素的確發揮了藥效,妹仔再次睡著,等她醒來,問她頭疼不疼?她搖搖頭,媽咪高興的不得了,疼惜摸摸她臉頰,連忙跑去跟醫生說:「她頭不痛了ㄟ!」     

終於橋好了台北床位,一進到寬敞寧靜的雙人病房,精神放鬆不少。雖然不時妹仔還是會喊肚子疼,不過看得出疼痛已經減輕很多,護士醫師輪流來問病況,交代環境,驗尿拍痰等等的叮嚀,我們終於放寬了心在這裡住下,安慰妹仔說:「住三天就好。」

                 

 

好多人來探望妹仔,阿公外婆舅媽姑姑阿姨...不過與她日夜相伴的哥仔來,最讓她開心。住院第二天,她已經不太像是病人,神氣的跟她哥仔介紹病房的一切,尤其是頭腳可升可降的電動病床,被當成遙控飛機般的玩耍。隔壁床也換來一位小哥哥,三個小朋友玩在一塊兒,什麼玩具文具都有,好不熱鬧。

   

爸仔說:「你看我們全家在這裡就像住飯店一樣,看電視聊天,只要把窗外想成是香港,就省下五萬塊旅費了!」

為了不讓妹仔住院生活太枯燥,媽仔每天帶了玩具陪她玩,每天換新故事書講給她聽,還要陪她看卡通,坐輪椅拎著點滴架逛醫院爸仔也出動他的手提電腦和PDA,讓她每晚就寢前可以聽音樂和玩巧虎光碟。

 

住了三天,新鮮感漸退,妹仔開始吵著要回家,醫師說必須要等驗血報告結果,也由於超音波發現腎臟發炎,要再安排做尿路攝影和腎臟核磁共振,正巧逢週六有些檢驗無法進行。放下思家情緒,我們繼續了兩天長庚生活,讓妹仔打足抗生素。

正月初十星期一,一早幫妹仔打扮漂亮,空腹了四小時的她要先做尿道回流攝影,整個過程對一個四歲孩子而言是很不容易的。順利檢查之後,打了顯影劑回到病房,當護士一解開點滴,妹仔彷彿重獲自由,午餐雖然只是乖乖和奮起湖便當,卻是印象中我們住院最美味的一餐。又撐到三點半睡眠中做完核磁共振,叫醒妹仔,她乖巧靦腆的跟護士阿姨道謝告別,我們終於踏出長庚,同時也結束爸仔顧晚上,媽仔陪白天的六天住院生活。

永遠記得出院那天,院外陽光照得好燦爛,妹仔在草地上跑跑跳跳,媽咪騎著親子車,前座放著住院大行李包,後座載著妹仔,從長庚醫院的敦化北路上,一路騎回我們的溫暖小窩。腳上緩緩踩著踏板,心裡細細浮起的,是一份幸福、感恩、和珍惜摯愛的感動,還有體會最深的一句:「健康,真好!」



       






新增回應 | 讀取回應 (1)






下午 06:05 | 永久連結 | 引用通告 (0) | 發佈至您的部落格 | 心情









































12月16日
挑戰玉山(3)-攻頂


摸黑上路 12/4

 

凌晨四點半,整個房間都動了起來,大家似乎有一種期待和衝動,登山隊紛紛都穿戴好裝備依次出發。走出屋外,冰冷低溫下夾帶著綿綿細雨,想上洗手間,隱約卻聞到整個戶外都瀰漫一股氣味。反正現在一切都不是我能掌握,這個時候大家唯一想做,或者說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攻頂。(下山後我直說,是因為不想待在排雲山莊,不得已才去攻頂的。)

 

黑暗中帶著頭燈踏上攻頂山路,伸手不見五指,只能看見一步之內的路面。最後這段路,我們要從3402上升到3952公尺,爬高是可以預期的。

 

剛開始就是落差甚高的石階,不到五分鐘,我和傳惠又都喘到不行,決定再回歸到我們的弱雞登山守則用自己的速度去登山。

 

800公尺的路就走了半個小時,氣喘噓噓經過了圓峰叉路口,又是一個爬山初行大考驗。不過隨著天色漸亮,山路雖陡卻是平順好走,而且雨水經過零度低溫的洗禮,沿路遍佈的玉山圓柏枝葉上都結了一層透亮的冰,周圍白霧飄過整面山坡,若隱若現,彷彿置身仙境。

 

   

 

只要停下腳步,我的視線就望向山的頂端,搜尋可能的最高點,沿路照顧我們攻頂的均百一直叫著:不要往上看!其實此時的我並不畏懼,反而是多了一份興奮和期待!

 

經過危險的落石區,步履更加謹慎,一邊是山壁,另一邊就是垂直斷落的碎石山崖,走著走著,風勢漸強溫度下降,謝大哥喊著:風口快到了,要小心啊!

 

主峰攻頂

 

走完之字型山路穿過碎石區,山壁已盡是光禿禿的層岩,一個直角轉彎,突見一段加了護欄的山路,不用介紹,想必這裡就是攻頂指標--風口。風口真不愧被稱為風口,呼呼風聲從耳邊刮過,身體幾乎不足以支撐強風必須緊撐著登山杖,我們正排在隊伍後方等著前行,忽然對向下來了一列人群,不就是一起來登山的聾友們嗎?他們每個人都眉頭微蹙比畫著說:風太強,結冰太冷太危險,決定放棄攻頂下山;另外也有位攻頂後下山,全身舖上一層白霜的遊客說,山頂愈來愈冷,已經不能再上去,乍聽這些話,心裡突然有一種強烈的失落感

 

半信半疑走出風口,抬頭順勢往山上一看,眼前的景像簡直讓我不敢相信,凹凸不平的陡峭山壁結著一層白霜,零落結冰的鐵鍊在強風中搖擺,濃密的雲霧在眼前快速飄過,要不是有些登山客的背影點綴在山崖上,我根本不能相信這裡有登山攻頂的

   
   

 

站在主、北峰叉路口背對著強風搖晃,大家開始討論要不要攻頂,謝大哥表示攻頂確有危險,我也嚷著:這樣子真的要攻頂嗎?可是,攝影組好像完全不在乎,濂僑也帶著微笑跟我比:去攻頂。我呆在當地,眼睛看著險象環生的攻頂景象,腦筋裡一堆問號「去?」「不去?」。傳惠此時說:如君姐,沒關係,不然我們兩個在下面等他們。可是,只剩最後的200公尺了啊

  

一隊香港團,全隊十多人毫不遲疑都走了上去,我的主要考量是安全,觀察他們裝備和我們也差不多,突然一股信心湧上,硬著頭皮跟傳惠說:我們上!

 

還在觀察腳該踩在哪塊石頭上哩,前面的人都已走遠,我一手拉著結冰的鐵鍊,一手撐著登山杖,巴不得再多出兩隻手來攀岩。層岩石階參差不齊,高度落差都很大,偶而為了要再上一層,我只得用最原始的方法,手肘撐著岩石腳再爬上去,甚至用臀部來移位,像一隻遲緩的四腳動物,且雙腳可移動的空間有限,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掉落萬丈的深谷之中。我呼喚傳惠要小心,可是這一刻,連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小心,甚至連下一步路在哪裡?我都找不到

 

迎面一個身影而來,我脫口而出問:快到了嗎?看到一張紅通通的竟然是西方面孔,他彷彿看出我的顧慮,輕鬆用標準國語說:還有一段,不太遠了,沒問題的!雙手凍的已無知覺,這時候顧慮的不是體力或溫度,而是強風會不會把人刮走,腳會不會不慎滑落。後面突然有個聲音傳來:踩石頭,小心滑,拉穩鐵鍊,加油,只剩一百公尺了原來另一個登山團又跟上來,有個專業的嚮導,讓我又放心不少,讓他們先過,我則跟著他們的步伐,依然提醒自己要步步為營,不過頭上的山崖高度已經漸漸降低,聽到他們說:只剩五十公尺了。難掩心中興奮,踏過最後幾步石塊,準備迎接成功的到來!   

        

 

踏上峰頂,風勢更加凜冽,卻可以看到每個人臉上暖呼呼的笑容,夥伴招喚我們快到背風的岩塊後面休息,我卻很想先看看那塊玉山上的石碑,石碑在人群中顯得渺小,當然石碑周圍圍了許多人等著拍照。謝大哥遞來一杯熱飲,小心捧在手裡,入口竟是香淳濃郁的熱咖啡,兩天的辛苦勞累此時百感交集,一份對大自然的感恩、感動、和敬畏,霎時眼淚不自覺就流了出來,傳惠也在一旁猛擦眼淚,好笑的是,她額頭前的貴賓狗捲髮也已經結霜,成了名副其實的「白髮魔女」,而我小眼睛上的睫毛也是一層白霜,閃呀閃的甚是有趣。

 

     

 

在刻有標高3,952公尺,「心清如玉 義重如山」石碑旁錄下了元旦特別節目的結語,眾人一起喊出對觀眾的新年祝福。此時遊客幾乎都已散去,我們可以較為盡情的錄影和拍照,除了為這一趟艱鉅的任務畫下句點,也各自或擁或抱著石碑,拍下個人攻頂英姿,去申請一張苦盡甘來、絕無僅有的玉山攻頂證書。

 

下山歸途

 

倘若沒有成功攻頂,下山歸途的心情不會如此安然滿足,玉山層巒景色依舊,回味昨天疲累上山的一步一腳印,卻都是這麼深具意義和價值。

離開排雲,離開大峭壁,離開觀景台,離開白木林,大夥兒似乎都歸心似箭,或許急著要安穩落腳在平時備受奚落的公務小巴,也或許是無力煞住下山的步伐。兩天來對雙腳的折磨,彷彿這一刻開始發作,已經分不清是酸、痛、麻、刺哪一種感覺?長路仍舊漫漫,數著木橋編號,數著原木路標,經過了孟祿亭就剩下最後的1.5公里。

 

終於遠遠看到公視小巴,卻彷彿海市蜃樓永遠也走不到目的地,我從直著走改成橫著走來減輕下坡對腳的衝擊力,永遠忘不了抵達玉山登山口,那種歷劫歸來的感覺。立育拿著相機幫我們照下另一個見證畫面,謝大哥模仿我們的八字腿走路,樣子像極了一隻猩猩,讓人哭笑不得

 

 

回想整個挑戰玉山的過程,其實是對生命下了另一個註解。我覺得登玉山的體驗重點不在於愛不愛台灣,而是一個是否能克服心理障礙,勇於向自我挑戰,樂於感受自然魅力,重新虛心面對山林大地的一種體驗,更甚者是當你發現,決定挑戰玉山背後的那一股支持力量,其實就是讓我積極面對人生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