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式數位聽診器,聽診端與接頭端採分離設計,患者可自行操作收音麥克風,醫師不必碰觸對方身體即可聽診,降低接觸感染。 圖/工研院提供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2011/06/06
苗栗縣某國中生物實驗課,用聽診器聽人體的心音與脈搏。結果有人惡作劇,用力拍打同學所戴聽診器的鼓面,造成同學突發性耳聾,聽力受損,家長氣憤控告惡作劇的學生及老師過失傷害。
聽診器是醫學檢查與診斷輔助工具之一,幾乎和醫師畫上等號,成為醫師脖子上的必要配備。醫師只要將聽診器放在患者的前後胸,身體秘密盡收醫師耳裡。
聽診器最早起源於1816年,法國醫師雷列克(Rene-Theophile-Hyacinthe Laennec,1781-1826)某日偶然看見一群孩子拿著長長竹筒,在兩端互相傾聽對方聲音,他靈機一動,返家後立即將紙片捲成圓筒型,聆聽患者心臟聲音,成為聽診器最早由來。
後來雷列克改良聽診器,以圓筒型木頭取代紙片,製作成長30公分,外徑5公分,中央管徑0.5公分聽診器,大幅改變傳統診斷方式。
聽診器結構與設計不斷演進,兩端除改採漏斗形狀外,Y字型管連接醫師耳朵;接觸民眾的聽頭端,底部採取凹形的鐘面及平坦的膜面設計,讓醫師能聽見高頻與低頻的不同頻寬聲音。
台大醫工所教授、台大醫工部主任黃義侑表示,早期聽診器將木管中間挖洞,主要是收集聲音,並無聲音放大效果,後來隨著電子聽診器發明問世,透過隔膜,讓聲音能被放大,並過濾雜訊。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長邵耀華表示,聽診器是一種濾波器,可收集與放大聲音。基本上,傳統聽診器接觸民眾端可分鐘面及膜面兩種設計,一般而言,鐘面的面積小,多用來聽取低頻音;膜面的面積大,主要聽取高頻音。
透過鐘、膜面設計,能聆聽心臟、肺、血管及腸胃蠕動等聲音,醫師透過聲音大小、頻率、時間等差異,作為初步判斷健康警訊依據。
古早聽病情 靠主觀描述
不過,邵耀華說,聽診器接收患者體內的聲音,畢竟不同於文字,沒有統一標準規範,也難以具體形容,早期聽診器收集的資訊無法記錄,醫師寫病歷時,全憑個人主觀描述,缺乏可量化的實證,老教授聽診經驗難以傳承,即使用一接二的雙聽頭教學聽診器教導學生,一次只能指導一人,導致聽診器在醫療應用的發展受侷限。
後來超音波發明問世,運用震波反射原理,接收聲波訊號後,利用電腦軟體計算,將訊號以影像方式重建,讓醫師能得到清楚器官組織或血流影像,聽診器頓時失寵,超音波逐漸取代傳統聽診器,一躍成為醫學檢查主要工具。不過,超音波機器昂貴,一台要價新臺幣數十萬至數百萬元,且操作者必須受過專業訓練,避免操作位置、方向角度不同,造成影像解讀差異。
電子聽診器的發明,解決以往聲音無法記錄缺點,透過藍芽無線傳輸,聽診記錄經過訊號處理及放大後,可轉換成影像,並傳輸至電腦資料庫及健保IC卡,進一步製作為個人電子病歷。
電子聽診器 看病免觸碰
邵耀華透露,2003年SARS疫情爆發,提供電子聽診器發展新商機。由於藍芽及電腦工具輔助發明,使電子聽診器發展分離式聽頭及接頭,當年病患即使穿著防護衣,仍可自行操作收音麥克風,醫師不必碰觸對方身體就能聽診,避免接觸感染。
目前電子聽診器已發展「人機介面」,利用藍芽恆溫加熱方式,透過感應線圈及無線傳能,讓聽診器也能「暖呼呼」。
為因應市場需求,聽診器外型擺脫單調呆板印象,現在聽頭設計可提供卡通造型等多種選擇,轉移孩子注意力,不再害怕就醫。邵耀華還指出,聽診器未來有機會推出拋棄型聽頭套,就像耳溫槍一樣,讓民眾看診更安全衛生。
邵耀華說,電子聽診器輕巧、攜帶方便,每個聽診器約兩萬多 元,無論硬體費用或使用成本,均較超音波便宜,電子聽診器可作為醫師看診的基本輔助工具,若聽診發現異常,進一步再做超音波檢查,方便快速找出問題治療。
iPhone也能化身聽診器
聽診器一向是醫師身分象徵,不過,蘋果iPhone智慧型手機也可以化身聽診器。民眾只要透過一項新應用程式App「iStethoscope」,付費下載專業版軟體,安裝後把麥克風直接貼住胸口,就能聽到心跳,手機螢幕將顯示心跳速率或心電圖,透過心跳聲錄音及電子郵件傳送,可進行遠距醫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