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三月的某一天,我參加了「全景紀錄片同樂會」在誠品書店舉辦的聾人紀錄片創作放映會;那天來了許多人,場中多半都是聾人朋友,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身處一群聾人朋友之中,對我而言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新奇體驗。他們似乎很少有這樣相聚的機會,他們的表情與肢體,洋溢著熱情,讓我深受感動。那天是由魏如君老師擔任手語翻譯,舉手投足之間,看得出來她融入其間且深受信賴;次一學期,我們文山社區大學邀請了魏老師開設手語課程,隨後還有沃蘆生老師加入,後來還發展出手語社團,持續至今。

二○○○年開始,我們邀請耿一偉老師,開設「聾啞劇場工作坊」課程,培養聾人朋友的劇場創作表演能力;他們的肢體創作表達能力,實遠優於聽人;二○○一年三月,工作坊在幼獅藝文中心的成果演出--「讓我聽見你的愛」,令我永遠難忘。

初閱《寂靜之外》書稿,心中驚喜莫名,心想如果這本書早點出版,那該有多好。因為,雖然我們長期關心,可是讀過此書,才發現對於聾人文化的認識竟是如此淺薄;「聾人需要被視為是有語言、文化的少數族群」,聾人的文化自覺以及作為一個族群的自我認同,對我而言,仍是相當震撼的觀念衝擊。這本書,讓我得以提升對聾人的理解。過去,存在心中的一些疑惑,終於豁然開朗;例如,過去常聽聞電子耳助聽器是有爭議的,只是不知道道理何在?總是聽到許多似是而非的講法。

從這本書中,我們或許會有如下的啟發:聽人朋友,與其從自己的角度流露出對於「聽不見」的同情憐憫之心,不如調整自我,正視聾人的語言與文化的主體性,協助其語言文化的成熟發展。然而,主體性的建立並非要將聾人封閉在聾人世界中,而與聽人隔絕,最好的策略是朝書中所提的雙文化(聾人文化、聽人文化)認同發展;聾人作為一個平等獨特的族群,與聽人世界保有平等往來交流的權利。
聽人不會手語,所以從聾人的角度而言,聽人是有表達障礙;聾人「聽不見」,所以就動口說話的溝通方式而言,聾人是有障礙的。我們聽人常常不自覺,以自己的標準來定義「正常」與否;我們常用「聽障者」一辭,從聾人的角度而言,或許不會手語的聽人也可稱之為「聾障者」吧。

本書精采之處在於其觀念論述的深入淺出,從一般人可能有的刻板印象切入剖析,逐步帶領我們走入聾人的世界。對於聾人文化,我們每個現代公民都應該有一些基本認識,而這是一本認識聾人文化難得的好書。

全國許多社區大學都開設有手語課程或相關社團,對象以聽人為主;然而,社區大學從未有系統地針對聾人朋友,設計適合他們的學習環境。社區大學的教學形態與學習模式,強調口語對話的互動學習,對聾人朋友而言,彷彿是萬仞高牆般的巨大障礙。因此,在口語的對話之外,或許我們應該要發展出新的對話學習模式,建立一個友善的學習環境,為聾人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