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現況說明


台灣自民65年創立普通學校啟聰班、啟聰類資源班、鼓勵聾生就讀普通班以來至今二十餘年,其利弊評論尚無人深入調查研究,社會認知普遍著重回歸主流下聽障生之學業表現,而忽略其心理發展,十年來眾多關於他們控制信念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報告則多屬負面結果,如林寶貴(民82)、何慧玥(民82)、高敏惠(民84)、張蓓莉(民86)、吳秋燕(民87)、邢敏華(民93)等,在近年來愈來愈多回歸主流下聽障生升學或是轉學啟聰學校,其心理問題須經過一段時間,在老師重新輔導下,才能順利融入聾人文化中得到紓解。



       現今普通學校設置之啟聰班、啟聰類資源班,以及聾生就讀普通班,接執行單一口語教育溝通模式,教師亦無手語能力,絕大多數禁止或排斥使用手語,主要輔導在學業及口語方面,多數學生因個別之障礙出現口語程度普遍不佳,筆談基礎弱,也不會手語,產生學習消極甚或放棄之現象,即使表現優異者也僅以良好語文能力自讀力爭上游所致,他們認為這種啟聰班其實是扮演陪讀角色的”呆坐班”,自己在聾人與聽人之間兩方都邊緣化了,回首之際感到痛苦不堪(蘇芳柳民91)。
台灣現有三所啟聰學校,歷史悠久素來作為台灣聾人之精神城堡,傳承保存手語生命最重要中心,近年來在所謂回歸主流、融合教與以及限制輕中度聽障不能就讀啟聰學校之荒謬政策下,益以口語主義排斥手語,聾生嚴重流失,特殊學校林立更造成啟聰學校邊緣化,許多政策未能係加考量啟聰學校與特殊學校的基本結構與教學目標並不相同而混為一談,重智清聾,損害現有聾生尊嚴,同時亦使得啟聰學校的歷來貢獻與存在價值逐漸消失中。台灣聾人文化的發源地一旦消失,僅是聾生聾成人心理衛生問題將是所有聽人社會的永遠夢魘。



環顧現今歐美先進國家包括開發中的中國,在聾教育政策上,摒棄所謂的回歸主流或是融合教育,早已實施雙語雙文化教育模式,且獲得相當實質成功,陸續為國內學者專家肯定,台灣修訂腳步相對緩慢,則傷害聾生愈加增多,一個弊多於利的教育政策於聾生一生的負面影響甚大,應予高度重視,所謂雙語雙文化意即回頭尊重聾人文化的意義價值,讓每名聾生在完善的自然手語系統下學習身心健全成長,再來學習第二主流語言(口語或書面語),配合政府立法保障手語地位建立之薪手譯員制度(不論專兼任),聾聽融合,使之就讀就業生活溝通無障礙。



貳、研究結果問題分析
一、「越來越多適應障礙症的聾者,皆來自所謂回歸主流下的啟聰教育安置,聽人文化的偏見與認同混淆,造成孤立、孤寂,嚴重者多疑、暴躁、易怒、對人不信任等適應障礙症。」
「語言的使用影響個案的角色認同、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社會適應,因回歸主流教育安置,在聽人文化與聾人文化的認同上,產生困惑,而人際的疏離,形成根本的壓力源,使得聽障者常感到孤立與孤寂。」
    「由於逐年聾者適應障礙症增多,必須重新思考回歸主流模式聽障生的適切性,單一溝通模式相當不利,『手語—口語雙語模式』應該是適合每個聽障生學習發展最好的教育模式。」
    --郭令育等精神科醫師(民91):聽障者適應障礙症個案報告。聽障者心理衛生與教育溝通學術研討會發表。



二、「聾生發展成功的預測因素之一,在語言學上,手語系統幫助比口語早,效果亦比口語佳。最重要的是手語可以幫助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在三年級結束前,如果還不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未來在學習其他各種學科時也會碰到困難。」
「對於聾生學習而言,溝通的變動形式,使口語系統只2%成功。」
「有效教學執行在聾生,教師必須具備與學生溝通順暢的能力,亦即手語—口語雙語能力。」
「啟聰學校是聾人文化的發展地,有很好的手語學習環境,早期聾生於此培養其信心,語文能力良好者可轉到普通班,建立雙語學習環境,相反的發展恐較遲緩。」--Marc marschark 博士(民91):聽障教育之早期介入。聽障者心理衛生與教育溝通學術研討會發表。



三、「聾生的心理衛生問題,是一般聽常兒童的1.5~2倍,主要來自缺乏溝通管道,手語系統可建立其自尊及信心。」
   「95%受教於回歸主流的場所,與同儕關係的認同與建立上被融合,但只以身體的層次,當口語互動增加時,隔離/孤立也增加,因口語學習受到個別障礙差異有其發展極限。」
   「語言使用是聾生發展的危險性因素,但也是最可預期的,雙語教育可預防其間重要的溝通問題。」
   「醫學模式的聽障強調障礙與缺陷,文化模式的聾,強調共享使用手語經驗、分享世界的視覺經驗以及一個少數民族的經驗,目前唯有啟聰學校可提供聾生獲得以聾為榮耀之學習。」
    --Hindley 博士(民91):聽障者的心理衛生。聽障者心理衛生與教育溝通學術研討會發表。



參、改進辦法
啟聰教育往兩方面走:啟聰學校與普通學校。連繫醫療社工體系:早期發現、早期介入0-3歲雙語教育、家長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就讀啟聰學校、語文基礎良好到一定標準,採彈性制度轉介普通學校,若干課程仍可到啟聰學校上課;啟聰學校扮演終身學習支持服務角色,提供早期介入、雙語教育、家長教育、手語翻譯、筆記抄寫、心理輔導、資訊諮詢等需求。
有關師範院校特教課程修法:明定手語列入必修學分,包括手語語言學、聾人文化、翻譯原則等課程至少六學分,始能成為一名合格之啟聰教師;現任啟聰教師則採責任進修制,保障聾生完善學習權利。
釐定雙語教育政策,明訂義務教育就讀啟聰學校,維持公費制度。
加強啟聰學校優質化鼓勵教職員工參加行政院勞委會舉辦之丙級以上手譯員證照考試,考取者可晉敘一級;建立校內資深教師中甄選校長制度,避免經驗段曾、政策脫節現象;併同現有資源中心設置一終身學習支持服務中心,納入退休教職員工培養種子服務人員,採鐘點制度巡迴手譯筆錄服務;促進啟聰學校發展社區啟聰學院,擴展聾聽交流。
具體措施


 


【近程措施】
由啟聰學校資深聾教師為主教,開設聽障教育教師、行政人員手語研習班,並要求嗄到一定溝通程度之標準,取得證照或證明。
將現場教學人員、輔導人員、行政人員之首與能力做為啟聰班校評鑑指標之一,美兩年列入特教評鑑重要項目。
教育部釐定雙語教育政策,修訂啟聰教育安置方案,積極觀念交流,明訂義務教育就讀啟聰學校,不論輕中重度皆開放就讀啟聰學校,各縣市鑑定安置委員會已啟聰學校為優先考量,維持公費制度照顧中低收入者;設立北中南啟聰學校之啟聰教育專業手語團隊,從早期介入加強教師家長再教育,做好雙語文化觀念溝通工程。
繼續請教育部首與研究小組研發第一套台灣手語辭典(凡先進國家已開發幾十測手語詞典,台灣尚無一本),以增加手語詞彙,增進手語教學品質,以為啟聰手語教學使用範本。
明文規定啟聰班校近用新教師應以具備流暢手語能力者為優先,無此條件者一年之內強制取得證照或取得手語研習超過200小時證明。



【中程措施】
嚴格評鑑啟聰班、啟聰類資源班之設班、增班條件,聚焦整合或併班經營;提昇啟聰學校學習品質需修訂每班人數規定依障礙程度、教育階段以十二人到六人為原則,明訂手語未及格之教師列不適任,以確保有效教學,建立優質啟聰學校。
專業之啟聰學校設置跨縣市之教育資源中心,遴請兼具口手語能力之師資建立區域輔導網,監督維持啟聰班、啟聰類資源班,精進教學品質。



【遠程措施】
1.研擬五年計畫,具完善專業團隊之啟聰學校發展為社區啟聰學院,置台灣手語研究室,正式編制終身學習支持服務中心,每名聾生於此都可追求高級知識技術之培養,提昇生命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