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首次以「日本手語」全面授課之學校將於明春開學。今年3月,東京都以特區名義向日本政府申請設校,並獲核准設立。平常以「日本手語」作為小孩第一語言之教育法,將可進一步提供學生更多聾啞教育之選項。


聾啞學校目前的教學方法是使用助聽器判讀說話者嘴巴的蠕動情形,以及使用發聲練習的「聽覺口語法」為主。手語或許被認為是學習日語的障礙,所以並未被採用。直至國立特別支援教育總合研究所於2004年進行調查後,得知7成小學與9成國中在日常會話中實施手語教學,而且實施的學校越來越多,尤其在「日本語應對手語」之語順中,很多地方穿插著純粹的手語單字。


明春設立的新學校是NPO法人所屬「兩種語言•文化聾啞教育中心」(米內山明宏代表理事),在1999年以日本手語授課的「龍子學園」作為設校母體,於東京都品川區設立,採用「兩種語言教育」方式,加強學生日本語讀與寫,藉以培育學生認知力與思考力。


聾啞學生不像耳朵聽得見的正常學生可以從周遭講話聲音學到音聲語言,況且音聲不正確,或聽不到說話者聲音的話,在口語法之練習,僅能從說話者的嘴巴蠕動情形讀取,就像學習外國語一般的困難,而且每個人學習能力與程度差距有所不同。另方面,美國和北歐在20年前就已提供學習手語者選擇「兩種語言教育」的自由。在丹麥也有調查發現聾啞學生參加類似大學入學考試的「上級畢業考試」成績與正常學生沒有什麼差別。因此,手語教育對學生思考力之基本培養相當重要。


籌備委員會事務局長谷部倫子女士表示,「聾啞學校的教育目標是希望聾啞學生的學習力與正常學生相距不遠,讓手語學習者有信心,且有表達自我意思之能力」。據悉該校設立經費需要4500萬日元,現正募款中。


培育基本思考能力


由於語言學和腦研究不斷的進步,日本推廣手語語言之實力也受到矚目。日本手語使聾啞學生不必接受特別訓練即可自如學習,包括嬰兒「喃喃」語言,能表現複雜內容之文法或語彙。


 東京大學准教授酒井邦嘉等人實驗指出,日本手語和日本語在會話過程中所牽動的腦部位是一樣的。就像正常人左腦受傷時發不出聲音一樣,手語也會有失去語言知覺現象。


 酒井准教授表示,「很多人誤解手語只是單純手勢的延伸,其實手語是具備有完整文法體系的一種語言,能做抽象性的表現。因此,它可讓小孩以平常語言學到的知識去培植自我基本思考能力,是另ㄧ種重要的教育選擇」。


出處來源:日本讀賣新聞


提供組別:駐日文化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