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日常生活中,聾人跟一般健聽人士難以溝通,手語繙譯成為重要的橋樑。任職測量行業的陳建霖本來跟聾人沒半點關係,五年前基於好奇心學習手語,「最初也有懷疑過手語是否有效,但在課程中跟聾人溝通時,發現我們真的明白彼此的意思。」後來他更成為手語繙譯義工,在宿營、行山、電腦入門班、養生湯水講座等提供繙譯服務,幫助聾人和世界溝通。
當歸陳皮都有手語?
「有一次在北角七姊妹道,環境非常嘈吵,很難聽到別人說甚麼,我見到聾人卻可以透過手語『交談』,自如地傳遞訊息,我當時很想知道他們在在『談』甚麼。」就是這樣,建霖用大約一年時間完成了繙譯級別的手語課程,「課程就像學英文跟洋人練習,我們有機會跟聾人『對談』,有時他們也會糾正我的打法。當知道可以溝通到,便更有興趣學下去。」
自2012年完成課程,建霖加入了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手語同學會,在公餘時間為聾人做繙譯,「有一次,我參加了兩日一夜的宿營活動,當中只有我一個繙譯。過程中,只要職員有事情宣佈、聾人嘉賓出席分享環節,或營地導師帶領遊戲,我便要負責繙譯。」他說雖然密集的手語繙譯來得辛苦,但可以為聾人作溝通的橋樑,意義重大,也令他進步神速。建霖又不時為興趣班和講座做即時繙譯,問他手語是否真的有Java、當歸和陳皮的打法呢?他笑說:「要譯的話都可以直譯,不過未必每個聾人都明,我們通常會事前請導師和講員提供會用到的專有名詞,到時寫在白板上,這是最有效的。」他說現時手語仍未被統一,一個簡單字詞都有數個不同打法。
記者:列淑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