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05-18 14:52 来源:北方网 作者:王祖凌
天津北方網訊:在塘沽廣州道上有一個特殊的洗車店,一個聾啞老闆帶著12個聾啞員工把洗車當成一份事業用心經營著,儘管開業才一個多月,和顧客溝通起來還有很多障礙,但是他們用微笑、點頭和豎起的大拇指給很多顧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更用熱情細心的服務籠絡住不少回頭客。 12個員工來自不同地方,卻在店裡找到了家的感覺,他們同病相憐,心心相惜,更有了一份夢寐已久的工作,從領到第一份為數不多的工資開始,他們無聲地宣告著:“我們獨立了,不再是'包袱'”。
週日早上8:30,吃住都在店裡的12名員工已經準備就緒,只要汽車開進店裡,就可以馬上清洗。上午9點多,一輛本田轎車開進了傑成洗車廣場,被店內稱作“小工”的兩名員工立即拿出泡沫清潔液、軟刷等工具開始清潔汽車外表,5分鐘後汽車外表沖刷完畢。主管張廷貴將車開到出口,4名員工各司其職地分別進行擦拭車身、清潔車內、車內吸塵等工作。而老闆李鋼則站在一邊監督著,里里外外檢查著疏漏的地方,時不時地拿著抹布擦上幾下。從4月2日開店時一窩蜂擁上去毫無章法的蠻幹,到現在的分工合作,他們只經過了1週時間的培訓,大到洗車的步驟環節,小到清潔劑的使用及處理,師傅都一一教給他們,並讓他們上手實踐,沒多久就熟悉了。被店裡稱作“大工”的蔣雲龍才20出頭,悟性極高,現在已經是店內不可或缺的打蠟能手,來這打蠟的顧客絲毫沒有覺察到他是個剛入行的新手。
口不能言,耳不能聽,這是做服務業的致命傷。但員工們卻把點頭示意、微笑服務、豎起大拇指當做向顧客傳遞信任的法寶。中午前後,一輛SUV洗完車之後正準備走,一個小工一邊指著車門上沿直搖手,一邊示意車停下來。車主下車才看到,車門上沿的縫隙處有一塊指甲蓋大的膠印,小工利索地拿來一瓶清潔劑噴了兩下,仔細擦了下去,然後笑著豎起大拇指示意:擦好了可以走了。車主朱先生說:“這些聾啞人的工作態度真好,就沖他們這仔細勁兒,以後我也會來這邊的。”
對客溝通的三法寶是“志願者”李靜傳授的,她是李鋼的妹妹,全店對外服務都由她承擔,身體健康的她笑稱自己是店裡的促銷員、採購員以及打雜的。沒有顧客的時候李靜總是在屋內整理賬單,突然一陣激烈的汽車喇叭聲傳來,李靜趕忙跑到外面,讓正在擦方向盤的於德海挪開手臂,原來他不小心摁住了喇叭,卻渾然不知。李靜苦笑著說:“我每天都會到店裡,不看著點真不行。”中午休息時間到了,李鋼揮著手示意大夥去吃飯,順手將一張發票交給妹妹要她報銷,這張發票就是前兩天加餐涮羊肉的票。做了十多年財務工作的李靜有點無奈,“這店才開一個月,生意還不是太好,剛剛發完工資,水電費還沒有交,我哥還經常給他們加餐,接下來的賬我真不敢做了。”
雖然輪流進餐廳吃飯,但中午這段時間卻是比較清閒一些的,沒有客人的時候,大家就會自娛自樂起來,活躍些的坐在門口一邊曬太陽,一邊用手比劃著交談,有些累了的則坐在凳子上倚著牆休息。雖說是聾啞人,但是卻非常喜歡交流,閒暇的時候總愛誇張地比劃著動作,互相開著玩笑。 “其實和聾啞人交流的障礙主要在我們。”李靜說,他們通過口型和比劃的動作就能大概知道正常人說的是什麼,但是正常人對於肢體語言了解得太少,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大部分人初次和聾啞人交流,肢體語言很難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還是要靠寫下來交流。除了愛“說”,他們還特別愛玩,洗車廣場的儲藏室裡放著幾副羽毛球拍和一個足球,下雨或者沒有客人的時候,他們就在洗車場裡招呼起來,一邊用手比劃著場地,一邊做各種運動。甚至精力旺盛到把洗車場當跑道,比起百米衝刺來。
下午3點多,一輛有些輕微損壞的車開進洗車場,車主詢問能否進行修理的時候,主管張廷貴查看車況後,一邊拍著胸口,一邊豎起大拇指示意“沒有問題”,然後伸出一個指頭告訴車主一個小時後來取車。經過近一個小時拋光等工序後,這輛車從整體看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但仔細看還是有一些痕跡,這可把張廷貴急壞了,他不停地看著車剮蹭的地方,一邊著急的用手使勁在手臂上比劃著,“他這是說車剮得太深了,傷到了底漆,通過拋光等工序是不能解決問題了,可能要去其他的地方修理才行。”李靜翻譯說。不一會車主來了,看到車況後,問還能不能再幫忙弄一下,李靜幫忙聯繫了另一家汽車修理行。當車主要付錢的時候,站在一旁的張廷貴伸出手指做了一個“八”的手勢,然後使勁地搖了搖,最後伸出5個手指示意交50塊就可以。車主說:“這哪行啊,其實也看不出什麼來了,又忙了那麼半天。”不等他說完,張廷貴比劃著堅持只收50元。 “好吧,這次就謝謝你們了,這樣吧,給我些你們的名片,我發給我的朋友們,以後讓他們洗車做保養買裝具都來你們這邊。”張廷貴豎著大拇指把這位車主送出門。
晚飯過後是每天員工例會的時間。主管張廷貴坐在會議桌一端,其餘的員工分坐兩邊。張廷貴對今天每位員工的表現逐一做點評,表現好的員工大家都豎起大拇指表示鼓勵,對於出現的問題,大家也都積極比劃溝通著,每一次總結都在掌聲中結束,也預示著一天的工作結束了。
“員工都是我家人”
聾啞人創業本就不容易,還讓聾啞人來當員工,外人眼中的冒險行為,李鋼卻不以為然,他堅信能和12位員工以聾啞人特有的勤奮與熱情,在洗車行業裡幹出一番事業。
45歲的李鋼結實憨厚,略微發福的身材卻絲毫不影響上場幹活。和其他聾啞人一樣,李鋼常把笑容掛在臉上,20多年走南闖北的經歷,更讓他不羞於“開口”,在別人詫異的眼光中,他坦然地用手比劃出自己的想法。在店裡,大家都喜歡叫他“老大”,但大家崇拜的“老大”卻有一段坎坷的創業史。 1987年,李鋼在新村街辦事處的一個疏通隊工作,專幹掏地溝。當時這樣的工作很少有人願意幹,年紀輕輕的他忍受著噁心的氣味,不止一次的吐過,但仍然堅持工作,2週後,他拿到了180塊的工資,在當時這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3個月的工資。此後李鋼又做起字畫、冷飲、服裝等生意,一直靠自己的雙手打拼事業。隨著年齡增大,家里人不再放心李鋼東奔西走,就為他出謀劃策,用開店把他“綁”在家裡。有過多次工作碰壁的經歷,李鋼決定要自己幹出一番事業,還要幫助像他一樣的聾啞人。
機緣巧合,李鋼接手了這家轉讓的洗車行,把各地認識的和朋友介紹的聾啞人都招到自己的店裡。此前,這些員工遭遇過多次碰壁,洗車行成了他們之中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也正是如此,員工們很珍惜這份工作,儘管開業初期生意並不太好,他們總是相互安慰“慢慢會好的”,他們不會偷懶,幫著李鋼一起把洗車當成事業做。對於手下人的經歷,李鋼都非常清楚,也感同身受。他指著劉海廷說,這個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之前只有過一個月的工作經歷,幫飯店洗碗,不僅遭到同事的欺負,還沒能拿到工資。在這裡,這個害羞的小伙子第一次交到了朋友。前兩天,一家飯店的老闆過來洗車,想要李鋼給介紹一個員工過去洗碗,並開出了1200元的工資,這個工資在洗車行里已經達到了主管級別,卻沒有人願意去。李鋼說,也許是殘疾人的關係,他們都很敏感,高薪並不是最吸引他們的,而是和同伴在一起的平等的環境,在這裡他們心心相惜,可以彼此交流,這才是最重要的。
妹妹李靜常常會買點好吃的偷偷塞給哥哥,李鋼前腳拿到,後腳就分給員工們了,沒事總給員工們加餐,慰勞他們的辛苦付出。就連老出錯的員工,李鋼都沒捨得炒他魷魚。 5月10日,店裡第一次給員工們發了工資。李鋼說,儘管和正常人比起來並不高,但這第一份薪水,卻讓大家非常高興,今後他們就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不再是別人眼中的包袱。
結束了一天的體驗採訪,臨走的時候,小工王健在紙條上寫下了這樣的話“李經理幫助了我們這些聾啞人,所以我們要謝謝李經理的好心,我們會在這裡好好工作,以後也像李經理一樣,開一間這樣的洗車店照顧更多的聾啞人。”記者王祖凌實習生劉傑
週日早上8:30,吃住都在店裡的12名員工已經準備就緒,只要汽車開進店裡,就可以馬上清洗。上午9點多,一輛本田轎車開進了傑成洗車廣場,被店內稱作“小工”的兩名員工立即拿出泡沫清潔液、軟刷等工具開始清潔汽車外表,5分鐘後汽車外表沖刷完畢。主管張廷貴將車開到出口,4名員工各司其職地分別進行擦拭車身、清潔車內、車內吸塵等工作。而老闆李鋼則站在一邊監督著,里里外外檢查著疏漏的地方,時不時地拿著抹布擦上幾下。從4月2日開店時一窩蜂擁上去毫無章法的蠻幹,到現在的分工合作,他們只經過了1週時間的培訓,大到洗車的步驟環節,小到清潔劑的使用及處理,師傅都一一教給他們,並讓他們上手實踐,沒多久就熟悉了。被店裡稱作“大工”的蔣雲龍才20出頭,悟性極高,現在已經是店內不可或缺的打蠟能手,來這打蠟的顧客絲毫沒有覺察到他是個剛入行的新手。
口不能言,耳不能聽,這是做服務業的致命傷。但員工們卻把點頭示意、微笑服務、豎起大拇指當做向顧客傳遞信任的法寶。中午前後,一輛SUV洗完車之後正準備走,一個小工一邊指著車門上沿直搖手,一邊示意車停下來。車主下車才看到,車門上沿的縫隙處有一塊指甲蓋大的膠印,小工利索地拿來一瓶清潔劑噴了兩下,仔細擦了下去,然後笑著豎起大拇指示意:擦好了可以走了。車主朱先生說:“這些聾啞人的工作態度真好,就沖他們這仔細勁兒,以後我也會來這邊的。”
對客溝通的三法寶是“志願者”李靜傳授的,她是李鋼的妹妹,全店對外服務都由她承擔,身體健康的她笑稱自己是店裡的促銷員、採購員以及打雜的。沒有顧客的時候李靜總是在屋內整理賬單,突然一陣激烈的汽車喇叭聲傳來,李靜趕忙跑到外面,讓正在擦方向盤的於德海挪開手臂,原來他不小心摁住了喇叭,卻渾然不知。李靜苦笑著說:“我每天都會到店裡,不看著點真不行。”中午休息時間到了,李鋼揮著手示意大夥去吃飯,順手將一張發票交給妹妹要她報銷,這張發票就是前兩天加餐涮羊肉的票。做了十多年財務工作的李靜有點無奈,“這店才開一個月,生意還不是太好,剛剛發完工資,水電費還沒有交,我哥還經常給他們加餐,接下來的賬我真不敢做了。”
雖然輪流進餐廳吃飯,但中午這段時間卻是比較清閒一些的,沒有客人的時候,大家就會自娛自樂起來,活躍些的坐在門口一邊曬太陽,一邊用手比劃著交談,有些累了的則坐在凳子上倚著牆休息。雖說是聾啞人,但是卻非常喜歡交流,閒暇的時候總愛誇張地比劃著動作,互相開著玩笑。 “其實和聾啞人交流的障礙主要在我們。”李靜說,他們通過口型和比劃的動作就能大概知道正常人說的是什麼,但是正常人對於肢體語言了解得太少,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大部分人初次和聾啞人交流,肢體語言很難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還是要靠寫下來交流。除了愛“說”,他們還特別愛玩,洗車廣場的儲藏室裡放著幾副羽毛球拍和一個足球,下雨或者沒有客人的時候,他們就在洗車場裡招呼起來,一邊用手比劃著場地,一邊做各種運動。甚至精力旺盛到把洗車場當跑道,比起百米衝刺來。
下午3點多,一輛有些輕微損壞的車開進洗車場,車主詢問能否進行修理的時候,主管張廷貴查看車況後,一邊拍著胸口,一邊豎起大拇指示意“沒有問題”,然後伸出一個指頭告訴車主一個小時後來取車。經過近一個小時拋光等工序後,這輛車從整體看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但仔細看還是有一些痕跡,這可把張廷貴急壞了,他不停地看著車剮蹭的地方,一邊著急的用手使勁在手臂上比劃著,“他這是說車剮得太深了,傷到了底漆,通過拋光等工序是不能解決問題了,可能要去其他的地方修理才行。”李靜翻譯說。不一會車主來了,看到車況後,問還能不能再幫忙弄一下,李靜幫忙聯繫了另一家汽車修理行。當車主要付錢的時候,站在一旁的張廷貴伸出手指做了一個“八”的手勢,然後使勁地搖了搖,最後伸出5個手指示意交50塊就可以。車主說:“這哪行啊,其實也看不出什麼來了,又忙了那麼半天。”不等他說完,張廷貴比劃著堅持只收50元。 “好吧,這次就謝謝你們了,這樣吧,給我些你們的名片,我發給我的朋友們,以後讓他們洗車做保養買裝具都來你們這邊。”張廷貴豎著大拇指把這位車主送出門。
晚飯過後是每天員工例會的時間。主管張廷貴坐在會議桌一端,其餘的員工分坐兩邊。張廷貴對今天每位員工的表現逐一做點評,表現好的員工大家都豎起大拇指表示鼓勵,對於出現的問題,大家也都積極比劃溝通著,每一次總結都在掌聲中結束,也預示著一天的工作結束了。
“員工都是我家人”
聾啞人創業本就不容易,還讓聾啞人來當員工,外人眼中的冒險行為,李鋼卻不以為然,他堅信能和12位員工以聾啞人特有的勤奮與熱情,在洗車行業裡幹出一番事業。
45歲的李鋼結實憨厚,略微發福的身材卻絲毫不影響上場幹活。和其他聾啞人一樣,李鋼常把笑容掛在臉上,20多年走南闖北的經歷,更讓他不羞於“開口”,在別人詫異的眼光中,他坦然地用手比劃出自己的想法。在店裡,大家都喜歡叫他“老大”,但大家崇拜的“老大”卻有一段坎坷的創業史。 1987年,李鋼在新村街辦事處的一個疏通隊工作,專幹掏地溝。當時這樣的工作很少有人願意幹,年紀輕輕的他忍受著噁心的氣味,不止一次的吐過,但仍然堅持工作,2週後,他拿到了180塊的工資,在當時這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3個月的工資。此後李鋼又做起字畫、冷飲、服裝等生意,一直靠自己的雙手打拼事業。隨著年齡增大,家里人不再放心李鋼東奔西走,就為他出謀劃策,用開店把他“綁”在家裡。有過多次工作碰壁的經歷,李鋼決定要自己幹出一番事業,還要幫助像他一樣的聾啞人。
機緣巧合,李鋼接手了這家轉讓的洗車行,把各地認識的和朋友介紹的聾啞人都招到自己的店裡。此前,這些員工遭遇過多次碰壁,洗車行成了他們之中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也正是如此,員工們很珍惜這份工作,儘管開業初期生意並不太好,他們總是相互安慰“慢慢會好的”,他們不會偷懶,幫著李鋼一起把洗車當成事業做。對於手下人的經歷,李鋼都非常清楚,也感同身受。他指著劉海廷說,這個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之前只有過一個月的工作經歷,幫飯店洗碗,不僅遭到同事的欺負,還沒能拿到工資。在這裡,這個害羞的小伙子第一次交到了朋友。前兩天,一家飯店的老闆過來洗車,想要李鋼給介紹一個員工過去洗碗,並開出了1200元的工資,這個工資在洗車行里已經達到了主管級別,卻沒有人願意去。李鋼說,也許是殘疾人的關係,他們都很敏感,高薪並不是最吸引他們的,而是和同伴在一起的平等的環境,在這裡他們心心相惜,可以彼此交流,這才是最重要的。
妹妹李靜常常會買點好吃的偷偷塞給哥哥,李鋼前腳拿到,後腳就分給員工們了,沒事總給員工們加餐,慰勞他們的辛苦付出。就連老出錯的員工,李鋼都沒捨得炒他魷魚。 5月10日,店裡第一次給員工們發了工資。李鋼說,儘管和正常人比起來並不高,但這第一份薪水,卻讓大家非常高興,今後他們就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不再是別人眼中的包袱。
結束了一天的體驗採訪,臨走的時候,小工王健在紙條上寫下了這樣的話“李經理幫助了我們這些聾啞人,所以我們要謝謝李經理的好心,我們會在這裡好好工作,以後也像李經理一樣,開一間這樣的洗車店照顧更多的聾啞人。”記者王祖凌實習生劉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