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作畫的寶音
寶音的繪畫作品
来源:北方新闻网-北方周末报
本報記者 王飛 發自巴彥淖爾
初夏的草原,牧草還未返青。一陣大風吹過,草原上黃塵滾滾。記者驅車來到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潮格溫都爾鎮往東10公里的西日淖爾嘎查,走進被巴彥淖爾市政府評為“十一五”期間殘疾人“自強模範”的寶音德力格爾家。
專心作畫
一進家門,一幅《牧民駝鈴》的油畫便印入眼簾。畫中身穿蒙古袍的老牧民被歲月的“犁鏵”耕耘出一道道深深的皺紋,神態安詳;頭戴藍色頭巾的小伙子像在低聲絮語。胯下一黑一白蒙古馬膘肥體壯,眼睛炯炯有神。如果不是寶音德力格爾的老父親阿日文斤的介紹,記者怎麼也想不到這幅畫竟然出自一個聾啞人之手,而且他從未跟老師學過,完全是自學成才。
寶音德力格爾(蒙古族,以下簡稱寶音)三歲時因高燒,打了青鏈黴素導致兩耳失聰,接著喪失了說話能力。從此,朝向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戶”被關閉了,他每天都要面對一個“靜得可怕”的世界。雖然聽不見了,但他從此更加專注地用眼睛去捕捉這個世界。雖然一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但不幸的他卻對畫畫情有獨鍾。馬、駱駝、牧民、羊群,都是他畫畫的題材。
據阿日文斤介紹,寶音在六七歲時,畫畫的才能就已充分展現出來了。一次,他從商店買回一盒蠟筆,沒想到兒子竟用蠟筆劃出了好幾幅畫,畫中的人物和牲畜栩栩如生。他跟著父親出去放牧的時候,總是在地上用他的小手畫自家的駱駝和馬。周圍的鄰居看到後,都讚賞不已。
家人支持
寶音七歲的時候,他的姐姐上學了。由於身體原因,他不能進義務教育學校,像其他孩子那樣學習文化,但他卻常常跑到草原上觀察馬、駱駝、羊吃草、奔跑時的形態,並用畫筆記下來。就這樣,他常常一畫就是大半天,有時連飯也忘了吃。父母怕他餓壞了,只好把飯送到他面前,可是他彷彿沒有看到似的,依舊埋頭作畫。
他畫駱駝和馬好像上癮了。每天,他早早就起來走到駱駝和馬的旁邊,看著駱駝和馬畫個不停。那時候牧區交通不便,他姐姐住在旗裡上學,只有星期天才能回來。可是,他姐姐第二天去了學校後,發現不是少了作業本,就是沒有了鉛筆。他姐姐只好哭著向同學借。原來,他總是在姐姐回來後,偷偷地把她的作業本和鉛筆藏起來畫畫。 “以後,我為了不讓他偷偷地拿他姐姐的,就趁送他姐姐的時候給他買作業本和鉛筆。”阿日文斤面帶笑容地說。
小有成就
寶音十五歲的時候,父母省吃儉用托關係把他送到包頭聾啞學校。可是,他在那裡學了一年,就死活不去了。父母只好聽天由命,讓他跟著放牧。他樂呵呵地跳了起來,從此天天和牲畜呆在一起,拿起心愛的畫筆“塗鴉”,開始了他的作畫生涯。
阿日文斤不論到旗裡還是別的地方,總給寶音買回大量的顏料和畫布。寶音畫好畫後,阿日文斤就把畫拿到旗裡面學校的美術老師那裡。美術老師對畫贊不絕口,這時阿日文斤才知道,兒子畫的是油畫。寶音筆下的馬和駱駝或含情脈脈、柔順可人;或目光炯炯、氣勢逼人;或長鳴蕭風、充滿剛毅;或嬌嘶低吟,哀怨柔婉……無不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寶音不僅愛畫駱駝和馬,而且也是一把放牧的好手。他知道哪裡的草好、哪裡適合放大牲畜。自從接了父母的“班”,他天天放牧駱駝和馬,天天畫筆不離手。這時候,寶音也贏得了一個姑娘的芳心,24歲那年結婚了。現在,他的兒子已經十三歲了在臨河區讀書。由於畫技出眾,2010年8月,他的油畫“戈壁紅駝”在內蒙古殘疾人書法繪畫工藝品展中榮獲優秀獎;2011年3月,他又被巴彥淖爾市政府評為“十一五”期間殘疾人“自強模範”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Newshoo)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