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發佈時間:2014-04-03 15:38
  •  
  • 來源: 九江新聞網—九江晨報

今年48歲的張銘為都昌縣供銷社職員,身為聾啞人的他酷愛寫作,經常在市級以上主流媒體發稿。此外,他還主動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從2011年起,每年愛心捐款都有2000元左右。圖為張銘在採訪中。

1

身殘志堅用筆桿訴說所見所想

張銘出生於都昌縣大沙鎮官山村,5歲那年,由於注射過多過敏藥物,致使雙耳鼓膜發生穿孔致聾,從那時起,張銘便成了一名聾啞人,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

1985年,因為政府關照,張銘被招工,安排在該縣三汊港供銷社從事食品加工工作。

雖然因為身體的原因,張銘工作起來和常人相比並沒有那麼方便,但他卻並不僅僅只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而是開始關心起“大事”來。

1987年盛夏,張銘看到當地不少農民頂著烈日,肩挑車推去糧站賣糧,賣完糧食後的錢再拿到供銷社買化肥。而糧站壓級壓價、供銷社晚開門早關門等問題,引起了百姓的不滿。看到百姓的苦楚,張銘決意為百姓說說話。

通過多方走訪調查,一篇《農民賣糧有五盼》的文稿寄到了省電台。隨後不久,這篇報導在省電台播出了,並且引起了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從此,張銘便堅定了采寫新聞報導的信心。

2003年之前,張銘在市級以上主流媒體發表文稿在50篇左右;2003年之後,他每年在市級以上主流媒體發表文稿100篇以上。

自身困難反而向社會奉獻愛心

2003年,張銘進入縣供銷社就業,主要負責宣傳報導、協助辦公室起草文件及領導發言材料。

張銘現在的單位工資為每月1200元,其中600元是政策性公益崗位補貼。另外,張銘的稿費加上獎金,年收入在1.5萬元左右。

身為殘疾人,本來是需要社會給予關愛的,然而,張銘自2011年起,便成為都昌愛心社區骨干成員,經常參加愛心活動,每次活動捐出100~300元不等,累計每年捐款在2000元左右。

2013年8月29日,獲悉春橋鄉有位特困家庭的人員在縣人民醫院住院,張銘便前往醫院看望,拿出100元慰問,並對該困難家庭進行了鼓勵。

這只是張銘反哺社會的事例之一。而家人為張銘能夠自食其力感到高興,更對張銘幫助他人的行為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看到張銘取得的成績,家人也一起快樂分享,希望他找到更大的人生價值。(特約記者遊雄文/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