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01日 15:17:03 來源: 揚子晚報網
“3……2……1,合上開關。”“成功啦!”周圍掌聲一片,這是象牙社區的初二學生小李在社區“教師之家”王老師的指導下,向大家演示簡單直流電機模型。
在友新街道象牙社區,活躍著一支常年服務于社區青少年的教師隊伍,他們中間有退休教師,有在職教師,經過5年的發展,從原來的12人增加到現在的66人,從原來單純的課業輔導,發展到如今的課外知識教育,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大家親切地稱這支隊伍為“教師之家”。
為教聾啞“徒弟”老畫家學手語
馬夫,職業畫家,龍馬畫苑院長,東方書畫俱樂部副秘書長,“教師之家”成員之一。當他從社區得知轄區內有一貧困家庭的聾啞孩子想學畫畫作為將來的生存之本時,主動通過社區找上門收下了這一特殊學生,開始他漫長的義務授課。對馬老師來說,教授一個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聾啞孩子,還是第一次,也是最困難的一次。
開頭的那段時間,馬老師教得很辛苦,因為交流溝通上的不便,教學效果也不明顯。為了能讓這個苦命的孩子從他那裏獲得繪畫的一技之長,馬老師不辭辛苦,特地擠出時間去聾啞學校學習手語,成為了聾啞學校裏年齡最大的編外學員。功夫不負有心人,自從師徒倆慢慢用手語開始交流後,孩子的繪畫成績突飛猛進。現在,他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類繪畫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社區建少兒科普DIY館 設計了247個科普實驗
“誰說退休了就該下崗了,人是退下來了,但我們的心沒有退,水平也沒有退,我們在社區依然有著當初在學校的那股激情。”許洪男老師的這句話道出了“教師之家”45位退休教師的心聲。許洪男,自從青海師范大學物理係退休後,回到了家鄉蘇州,閒下來的他一心想著能為社區居民做點什麼事,就主動請纓成了象牙社區“教師之家”的一名志願者。當他獲悉街道有意圖想在象牙社區開辦一個針對少兒的科普DIY館時,他的熱情空前高漲。在短短的兩個月裏,古稀老人為科普館的成立出謀劃策,並利用他的專業,設計了247個開發少兒智力,提高少兒動手能力的物理實驗,這些實驗充分利用物理原理,易于操作,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給社區青少年的科普知識學習帶來了極大地便利。老人常說:“我的這247個實驗就是科普館開館後給孩子們的第一份禮物。”(王玲 偉濤 成志)
(責任編輯: 錢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