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導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最新力作,以四段發生在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的故事串連而成,《巴別塔》﹝《BABEL》,台譯《火線交錯》﹞與其說是由一粒子彈開始的跨國奇情,倒不如說是由一支獵槍引發的蝴蝶效應,也是一場充滿血淚的自省歷程。 日本商人安二郎﹝役所廣司飾﹞假日到摩洛哥打獵,遇上好心的導遊,送贈獵槍作為謝禮;這位導遊將獵槍變賣改善生活,牧羊人家庭得到這支獵槍,父親便交給看守羊群的兩名兒子,本來用以驅趕野狼,卻因為兩兄弟玩耍時發生爭執,誤傷了一名美國遊客﹝姬蒂白蘭芝飾﹞,飽受喪子之痛的她,跟丈夫﹝畢彼特飾﹞變得疏離,出國散心竟幾乎客死他鄉;他們遠在美國家中的墨西哥保姆為了出席兒子的婚禮,只好帶同視如己出的兩個美國小孩兒回國,踏上危險的沙漠之旅;原來安二郎也背負重擔,妻子莫名其妙的吞槍自殺,聾啞的女兒千惠子﹝菊池凜子﹞喪母後更加自閉,沉迷毒品,更選擇以身體去換取他人的注視和關愛。 【聖經】舊約『創世紀』十一章記載,「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上帝面對人類再一次的背叛,再一次妄想挑戰屬神的權柄,便說:「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結果,他們就停工了,也從此分散各地,故此那城名叫「巴別」,即是「變亂」的意思。 只不過變亂口音,就能夠瓦解本來非常團結的人類?當然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這些自尊自大,目中無神的人類,沒法溝通並非言語變異,乃是因為彼此都以自我為中心,早已各自在內心深處築起不同形狀款式的「巴別塔」,面對困難挫折,立即原形畢露;導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之所以借用「巴別」為片名,來道出了現今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只因他認為一切紛爭誤解並非來自地域、文化或語言上的差異,乃是來自人性。 無情槍火,火線交錯!四段故事之間,拍攝風格各異,目不暇給,動人心弦,足見導演的心思和功力。當中最喜歡的固然是日本的一部份,單單是東京的迷人晚色已夠吸引,也反映出都市人的空虛孤寂,特別是導演成功讓觀眾投入千惠子那個五光十色但無聲的封閉世界,就似是被困於「巴別培」內,的士高的一幕果然是神來之筆!但令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墨西哥保姆樂極生悲,在沙灘上的逃亡之旅,她的自白:「我沒有做錯事,只是做了蠢事。」,便教人非常感慨。 保姆對孩子的愛,得不到警方認同,更得不到國家諒解,最終被逼離開擁有十六年感情的城市。山區孩童的無知,竟被標籤為恐怖份子!只怪美國人仍未能撫平911的傷痛,仍然是驚弓之鳥。兄弟爭吵,釀成大禍!迷失於語言不通的村落,同胞們竟沒施予援手!更為了領使館的行政理由,遲遲未能得到拯救,證明即使同言同語也難以同心,更證明說話並非最有效的溝通方法。然而,聾啞女子以身體代言,卻嚇怕了欠缺互相的正常人,便屬最無奈的諷刺! 電影結局,聾啞女子懷念陌生男子的身體餘溫;疲乏父親聽著家中幼子的天真聲音;保姆被遣返家鄉,擁抱新婚的兒子;牧羊人逃離家園,擁抱垂死的長子,大家都哭成淚人,他們心中的「巴別塔」都已在崩潰,終於在血與淚之間,重拾我們共通的語言:彼此相愛。只盼不會愛得太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