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慧玲/台北報導】
  大學美術系畢業,從事過美術設計和模特兒,自小聽力受損的東明相現在多了個新身分─「演員」。昨日他和雅文基金會邀請的二百個聽損兒家庭一起看新片「練習曲」,家長好奇問他自小如何訓練口語能力,又如何能有今日的成就;他說母親從小教導他的「不要管別人怎麼想,開口說就對了。」
  東明相約一歲時因打預防針發高燒聽力受損,兩歲開始,媽媽就以土法煉鋼的方式「逼」他說話。新戲開拍時,曾和聾劇團合作過的戲劇指導楊麗音和他首次會面時比手語,到最後竟被他「嫌棄」,原來他對手語很陌生,平常都是以口語和人溝通。
  東明相的口語能力出乎意料的好,原來是他升小學三年級時,老師將他分到普通班,從此他與一般學生一起上課。
  「一開始,痛苦的想逃回到原來班級」因為老師上課時若背對學生寫字,他無法看到老師嘴型,約莫半年後,結交到幾位熱心助人的同學,情況才漸好轉;國中後,就大致沒問題。後來有機會遇到當年那位老師,才得知老師看到國外有特殊學生在普通班求學的成功案例,才想讓他也試試走這條路。長大後,東明相發現聽障同學只會比手語,自己卻能走入人群,靠著助聽器和說話打開視野,他對那位老師和媽媽感激不已。
  東明相說,雖然從二歲開始學說話,直到現在仍在學習,不斷在糾正發音。每周得打電話回家和媽媽聊天,媽媽從對話中就可以察覺他講話進步或退步。身邊的朋友每個都是他的正音老師。
  拍片期間,東明相和劇組人員溝通無障礙,其中一幕他扮演記者,採訪台東太麻里一位素人雕塑家王伯伯,對方並非演員,導演陳懷恩看到他和操著濃重河南腔的王伯伯對答如流,嚇了一跳。還有位火車站老站長拍完戲後,私下問東明相是不是港星?他只覺得東明相說話有腔調,全然未察覺他是聽損。
  沒有媽媽,不會有今天的他,東明相鼓勵聽損兒的家長,任何決定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給魚吃不如給釣竿」,練習揮竿的時候或許痛苦到想流淚,但每一顆滴下的眼淚日後都可能成為耀眼的鑽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