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 更新日期:2010/04/18 01:39 記者慶正/台北報導


「我喜歡鋼鐵堅硬材質,雖然讓我筋疲力竭,但我愛他、喜歡一輩子以他為創作,一輩子能做。」



失聰藝術家林良材「大音希聲-林良材個展」,即日起至5月9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4樓舉行。館外有超過1層樓高的巨型鐵雕佇立,館內有50件中小型雕塑,以及難得一見的素描和油畫。



1947年生於彰化二林,林良材一出生就與聲音的世界隔絕,他小時候曾在台南啟聰學校就讀,以後轉往豐原就學。喜愛繪畫,高中以第1名成績畢業,保送國立藝專西畫組。畢業後,持續繪畫創作,可是卻在一夕畢生畫作全數遭竊。



這個打擊沒有打敗林良材,他以開拓的心胸「笑納」人間百態。說服台灣大學畢安生教授先學手語並以手語教授法文,畢教授表示:「我幫林良材開了一扇門,他也開了一扇門給我,讓我了解原來聾啞人的生存有多麼困難。」



在畢教授的協助申請下,1984年、37歲的林良材進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深造,1989年,他以第1名成績畢業,同時獲得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獎;隔年,獲選創作歐洲六四民主紀念碑「自由火炬」〈4公尺高〉,贏得比利時藝壇的敬重與推崇,作品獲布魯塞爾美術館永久典藏。



林良材回國後,堅持自己在藝術道路上的選擇,創作不墜,2008年獲得吳三連獎,而且是唯一得獎人;頒獎人蕭萬長副總統表示,吳三連獎猶如台灣的「諾貝爾獎」,嚴格遴選,寧缺勿濫,頒給「不聽雜音」的聾啞藝術家林良材,意義非凡,其學習奮鬥歷程、創作熱情與藝術天份值得所有人的敬重。



「失聰」讓林良材聽不到嘈雜聲,反而更能專注創作。在創作的選題上,從繪畫到雕塑,主題始終環繞在「人」身上,一次又一次觸探「人」的內裡外相,讓「人」在他的作品中無所遁形。



而材質的選擇,生鐵的選用則成了林良材作品的另一種代表語言,他曾說:「生鐵跟人一樣,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變化,我嘗試將它們組合起來,並賦予新的表達意念。」



因此他的雕塑語彙,也從早期的高度運用鐵條,強化主體結構,完整的人形,逐漸以簡約看似殘缺的鐵片取代,或更以無形延伸的線條來暗示無垠寬廣的空間;型塑趨向簡鍊、輕盈、動勢的風格。



這些雕塑作品,巧妙規律循環地轉換於立體造型、平面分割、凹陷、線條延展和開放的空間狀態之間的變化,在作品中所呈現的,不僅僅是精湛的空間立體表現,同時彰顯生命一種無聲的吶喊與豐富的涵養,更洞見人性深刻的關懷。



林良材尤愛欣賞鏽蝕過程中,平滑表面逐漸剝落後的層次肌理,當鏽粉顏色轉為橘紅色系時,作品益顯柔和、溫暖。



國立歷史博物館長張譽騰指出,老子《道德經》第41章所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音無聲,震耳欲聾!



林良材的創作,聽似悄然無聲,然而在這無聲之中,卻激蕩著震撼人心的驚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