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父母與聽小孩
張耐、陳惠津
【案情】
●小綠的父母皆為聾啞,然而小綠聽力並無缺損。由於長輩們擔心父母的聾啞會影響到小綠的語言學習,所以小綠從小就被送到祖父母家扶養。在小綠的童年裡,「父母」是模糊、不存在的,甚至在長輩們影響下,不經意地流露出輕視與敵意。小綠正值小學入學年齡,年邁的祖父母無法再持續照顧小綠,小綠只好回到原生家庭。然而每每看到用手語交談的父母,心中百般不願意去承認及面對自己父母的「聾啞」,小綠在家庭中也逐漸沉默。
●同樣是聾父母與聽小孩的家庭,小偉家的境遇就大不同。小偉父母在年輕時就是啟聰學校班對,到了適婚年齡,也就順理成章地結婚了。小偉家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型態,同住的祖父母及叔叔成為小偉的最大資源。小偉每日就在父母紛飛的手語下,自然而然的學會了手語,與父母外出時,甚至擔任起父母的手語翻譯員。在雙重文化刺激下,小偉一樣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在這家庭裡我們看到了尊重與價值。
【解說】
兒童的聽力障礙約 50%是與遺傳有關。有學者描述聾人家庭有「三個百分之九十規則」: 90%的聾小孩有聽人父母; 90%聾人與聾人成婚; 90%聾父母生出正常的聽小孩。這些聽小孩從一出生就必須面對聾父母又身處聽世界,同時跨越在「聽」、「聾」兩世界,遊走在聽人文化與聽障文化之間。若無法調適,會缺乏對自己的認同感、對家庭的歸屬感,而衍生出偏差行為,甚至造成家庭危機。還有些孩子,協助聾父母對外人翻譯,成為父母的聾世界與聽世界的溝通橋樑,外界也常跳過聾父母而直接和聽小孩對談,因而挑戰了父母的角色與權威。當然也有些聽小孩處於特殊的家庭中,卻具有無比理性、韌性和成熟,加上外界的資源與支援,反而表現優異傑出。
【方法】
目前台灣的身心障礙保護法其內容多關注在聽障者本身的就醫、就學、就業等需求,很少探討聾父母與聽小孩的親子關係及社會心理層面。在此僅就聾父母與聽小孩家庭提出下列幾個面向:
一、安排有力的雙語環境
雙語言、雙文化是不可避免的現實。「手語」是家庭互動的語言,「口語」是與外界溝通的語言。事實上,手語是聾父母家庭的「母語」,聽小孩很自然地學會與父母有效溝通。因此專家建議聽小孩每週要有 5-10小時接觸正常聽人的時間,以便有足夠的語言刺激,避免語言發展遲緩。
二、給予有效的親職資訊
聾父母多仰賴視覺且受限於早年經驗,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往往充滿許多挫折、曲解、不解或誤解,也如家常便飯,因此多半無法獲得有效的親職資訊。所以要設法提供聾父母有關子女教養原則、教育資源、法令權益及社會文化等資訊,以提升聾父母的親職效能。
三、營造友善的生活空間
聾人與社會最大的隔閡就是由於溝通障礙,易產生偏見誤解而導致「心理隔閡」,因此盼望大眾能以開放的心懷接納他們。近年來大縣 (市 )有設立「手語翻譯」及「輔具資源」服務,企圖破除障礙、促進了解。另外,建設硬體設施也能以閃光裝置替代聲音,提醒週遭環境與危險。但願多改善公共設施,設法營造友善的生活空間,以滿足聾人無障礙的需求。
四、建立支持的資源網絡
聾父母與聽小孩需要來自政府與社會組織,以及親友鄰里、社區的廣泛支持。這些資源應涵蓋: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心理諮商輔導、日間照顧及托育、休閒與餐飲服務、學校支援與轉介服務等。
五、提供完整的福利服務
舉凡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安排交通通訊與康復巴士、醫療復健補助等,當然生活扶助與經濟補助都是最實質的支援。規劃完整的福利服務,能使聾父母與聽小孩以正向態度享受多樣化的人生經驗。
(作者係靜宜大學兒福所教授與研究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