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1 14:48:47      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新華網山東頻道4月1日電(王凱 楊嬌)"程大爺,這幾天怎麼樣啊?腿還疼嗎?"日前,筆者跟隨山東省桓臺縣興華社區協管員王玉芹走入了程發義老人的家。程發義因患有半身不遂剛出院不久,兒子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兒媳也因腎病住院,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在家。王玉芹知道後,三天兩頭就過來看看,陪程大爺談談心,為他打掃一下衛生,對此,程大爺非常感激。

    說起社區協管員這個差事,王玉芹臉上充滿了自豪之情,"嘴勤、眼勤、腿勤"是她的座右銘。她所負責的區域共有11棟樓201戶居民,每天早晨她都要圍著自己的轄區轉幾圈,看看有沒有亂搭亂建、私藏煙花爆竹等情況,然後就是走家串戶,孕齡婦女、孤寡老人、低保戶家庭都在她的重點名單上,"沒事我就和他們聊聊家常,看看他們生活上有什麼需要,有什麼困難,第一時間向居委會反映。"王玉芹說。

    "社區人口多、密度大,人員成份復雜,單靠居委會管理有一定難度,社情民意反饋也不夠及時,社區協管員就充當起了'及時雨'的角色!"桓臺縣城區街道辦公室主任魏光華說。桓臺縣自2008年開始在城區推行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將11個社區劃分為56個網格,並根據自願原則從居民中推選出163名社區協管員,分工負責社區居民的戶況信息、社區安全管理、環境秩序維護、矛盾糾紛排查、社情民意徵集、服務特殊人群等多項工作。社區協管員在居民和社區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使社區能夠在第一時間傾聽居民心聲,了解社情民意,為居民排憂解難。今年20歲的田宇是個聾啞殘疾人,因為聽不到敲門聲而帶來很多不便,社區協管員在了解這一情況後及時向社區居委會反映,居委會第一時間協調街道辦事處殘聯,為田宇安裝了閃光門鈴,大大方便了他的日常生活。

    同時,桓臺縣還非常注重從育齡婦女、企退人員、低保戶、優撫人員等重點服務人群中推選社區協管員。"他們與其他人員相比,更具有'先天優勢',對居民情況非常熟悉,能和居民打成一片,本身又享受相關惠民政策,對工作會更加上心。"興華社區居委會主任羅可生說。協管員鞏麗就是一名享受低保政策的下崗職工,對這項工作她格外上心,只要與社區居民利益相關的事她一點也不含糊。她手裏總是拿著一個小本本,裏面記著她所掌握的居民的第一手資料,轄區內的大事小事她都了如指掌,和居民們打交道已經成了她的日常生活。

    "兩年前搬到這裏的時候,我還擔心人生地不熟的,遇上點事也沒有幫咱的,現在完全沒有這種擔心了。他們三天兩頭就過來看看,有急事打個電話就來了。"70歲的居民鄭金英感慨地說。(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