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專訊】一個身份,蘊藏多少自身與外間的認同。兩名全失聰女生今年獲香港教育學院破格取錄,讓健聽師生反思「聾人」及融合教育的定義。

給了她們一個機會,教院更安排手語繙譯員「貼身」跟隨,每年投放6位數字,目的是要喚醒社會,殘障人士需要機會,更需要實質支援。

9月教院開課鐘聲響起,在一年一度的開學早會上,講員向全體師生介紹兩個名字:「潘頌詩」、「魏美珍」,眾人目光隨即移向該校這兩個以手語為母語的聾人學生身上。

不用優待 面試感動導師

「初時會想,『聾人』這個詞好不好?」開課至今近兩個月,有份任教兩名聾人學生的劉振國,在過去15年的教學生涯中,未曾接觸聾人,「她們答我:『沒問題,這正正是我們的身份。』」劉說。

早前兩名聾學生接受本報專訪時曾表示:「聾人是不需要同情,是要一個公平的機會。」向她們進行面試的教院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高級專任導師石美寶坦言,面試時深受感動,「聽到她們說,之前讀書好不容易,要好多人的協助。見到她們想讀大學的決心,亦看到我們需要的,是給她們一個機會。」

石續說,最終考慮收生名單時,是與其他同學看齊,「有感動,但決定是理性的,她們符合條件,所以決定收。」

手語繙譯 年需6位數字

不過,要提供一個公平的學習環境,校方至少要安排一個手語繙譯員及課堂錄影等。聘請一名專業且熟習廣東話、普通話及英文的手語繙譯員,1年便要花6位數字。

「安排上不至於很困難,但很零碎,要考慮得好仔細,經常想還有甚麼遺漏。」石指,她與其團隊在過去數月就安排資源上,深深體會要如何動用人力及物力。

身兼教職務的石美寶指,10年前香港開始實行融合教育,有老師嫌在胸前掛揚聲器很麻煩,慢慢便不戴。結果很多聾人學生學不到知識,不少亦因而輟學。

「過去8至10年,中、小學的老師開始有特殊教育訓練,會知如何適度介入,但高等教育呢?是要投放更多金錢及人力。」

而教授融合教育多年的劉振國亦說,今次體驗此方面的理論不止在頭腦上,而是真正從心體會,「需要給他們(聾人)機會,社會應該要做,是一個責任。」

 

【經濟日報專訊】一個身份,蘊藏多少自身與外間的認同。兩名全失聰女生今年獲香港教育學院破格取錄,讓健聽師生反思「聾人」及融合教育的定義。

給了她們一個機會,教院更安排手語繙譯員「貼身」跟隨,每年投放6位數字,目的是要喚醒社會,殘障人士需要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