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和人的相處,始終覺得捏不著分寸。或許有的朋友會覺得我是個貼心的女孩,那只不過是恰好我和你投緣到了。更多時候,很難和人交心。
對我來說,一旦我把他當成朋友,真心的朋友,那麼不管什麼事我也願意去做,很簡單的例子就是Rue了,不管何時何地,只要她需要我也就義不容辭。
但一個人一生能有幾個知己?或許更多時候我們身邊的朋友不過只是萍水相逢,飄過了,也就散了。
來到日本將近半年了,猛一抬頭,才醒覺原來時間過的這麼快。但當初和我說很快就會交到朋友的那些朋友,你們錯了。
表面上,和宿舍的男生以及同班飛機來到國外的她很好,吃飯一起,回家一起,偶爾出去玩也是一起。
他總說:「台灣人要團結。」於是好像就必須什麼都一起。說的好聽點是有伴,但說的實在一點,反而是牽絆。
他們要去滑雪,我寧可在家看書;想去洗溫泉,我只想玩拼圖;晚餐要一起去吃飯了,我卻寧可回家煮飯洗衣。大多的時候,我寧可一個人,即使說真的,我很寂寞。
偏偏我總是找不到拒絕的方法,害怕一旦說出口拒絕,得到的是:「耍孤僻。」的評價。
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還是基本上我的個性就孤僻?
表面上,我們很好,但其實,我找不到我們之間該有的分寸,於是勉強自己繼續維持這樣的表面關係。
開始上班幾次了,才隱約從學姐口裡聽說老闆和老闆娘不合(兩人不是夫妻)。到底是日本人太會做表面功夫,還是我不懂的察言觀色?
但更為難的是,同在一家小小店面,要假裝天下太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麼,我要站在哪邊?
只是一個小小工讀生的我,憑什麼介入他們二十多年來的關係中?(厲害吧!不合還可以兩人共事二十多年。)
雖然說平時最常一起上班的是老闆娘,但最大的可是老闆阿,得罪了哪邊都不是的我,該怎麼在這樣的環境中和他們相處?
近來,和班上的泰國男生ソッティパンさん熟了,他是個可愛的男生,雖然是泰國人,但不像我們平時看到的外勞一樣黑漆抹烏的。
常常在下課後傳簡訊給我,告訴我:「柯南要演了喔!」「馬上就是小叮噹的時間了!」等等,有時是鼓勵的話,有時是關心我的頭疼。
很可愛的一個男生,卻因為在班上是“外國人”而顯少說話。
原因無他,只不過是班上的其他女生嫌溝通有障礙罷了。甚至,在講到他時別過臉不讓他發覺。
這種感覺就像在聾人面前故意不用手語還捂著嘴一樣,讓我百般不高興,憑什麼,你有這種奇怪的優越感?
於是也很理所當然的,我成了班上少數會和他聊天的對象之一;偏偏男女生常聊天就容易引起誤會,於是連最簡單的朋友關係也難拿捏了。
還有一個學長,他們總說他在追我,一開始我不放在心上,對我而言他不過就是個照顧學妹的學長罷了。
但聽久了傳言,也就開始不自在了。
偶爾在學校遇見了,不巧身旁有其他同學,也就不敢打聲招呼,免得他們多說閒話;遇著了問題需要解決時,卻又去找他幫忙。
擺明了忽冷忽熱,連我自己都討厭的態度,卻一再的用在他人身上,只不過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拿捏那段距離罷了。
說我貼心嗎?或許只是因為我們都用同樣的心在對待對方,但是更多的時候,你我遇到的人並不是以同樣的心在對待你的,不是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