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11-01 10:58





(香港)投資失利的、周轉不靈的、丟了飯碗的、快丟飯碗的……金融海嘯下人人愁眉不展,有人更走上絕路,但身患癌症的生命戰士,堅持笑著迎接每個日出。這群鬥士每天要以藥物為伴,路比別人難行得多,但因著身邊人不離不棄地關心,產生了無比勇氣。


“究竟丈夫愛我有幾多?我如何能夠一一去數清楚。問我點解會高興,究竟點解無苦楚,我笑住回答,講一聲:因為老公愛我!”


全走了音的歌聲也許不算悅耳,但字字都是劉太的心聲。年過六旬的劉太患有鼻咽癌21年,聽覺和說話能力嚴重受損,但站在台上,她與滿頭白髮的丈夫十指緊扣,艱難地逐隻字吐出,也要唱出以上心聲送給老伴,在場不少人感動得哭了。


由香港防癌會主辦的“心天使表揚計劃”,週五(29日)嘉許用心用力照顧癌症病患的人士,得獎者有3人,劉太的77歲丈夫劉乾若是其中之一。


劉伯與伴侶於1964年共諧連理,結婚44年。兩人韶華白髮,踏盡天涯路,至今恩愛如昔。21年前,劉太患上鼻咽癌,經過電療,兩年後再復發,當警員的劉伯為了照顧她,辭去工作,陪她覆診,打理家務,買菜做飯。


電療後劉太聽覺受損,甚至可能會聾,劉伯擔心妻子聾後不能適應、會情緒低落,花甲之年仍跑去聾人中心學習“唇讀”,以便日後和妻子繼續溝通。唇讀難學嗎?劉伯說:“當然難學啦……不過看見她的助聽器要不停升級,知道遲早都要用,所以怎樣都要學。”


劉太聽力不好,但一提起丈夫便像少女般甜笑,大讚︰“佢好惜我!”她說,每次接受治療後哭泣,丈夫都會溫柔地攬著她。丈夫縱說話不多,但每晚捉著她的手入睡,對她來說已是無言的安慰。對劉太來說,治療癌症的過程很痛苦,但每次想起丈夫的關懷,“心入面其實好開心,最多哭一場便會笑起來”。她說,平時也會唱情歌給丈夫聽,他總會笑說:“你走晒音。”


提名人張佩蘭是劉太的多年病友,她說,20年來看見劉太的後遺症層出不窮,作風低調的劉伯則“見招拆招”,不斷探索如何在生活上幫助妻子。張佩蘭感嘆,曾經看見很多經不起考驗的愛情,但這對“患難夫妻”,44年來以生命體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令她覺得非常感動。


“我親眼見證他們吃了多少苦頭,依然能站起來……我希望這個故事可感染別人,學懂珍惜。”張佩蘭說。


做義工鼓勵人‧母女積極抗癌


另一名“心天使”鄧麗霞由社工提名下得獎。她的女兒芷敏在6歲時患上腦癌,鄧女士放下工作,全職照顧女兒。她說:“身為家長,醫病交給醫生,其餘的要更盡力,讓女兒可更開心地接受療程。”


現已24歲的芷敏,經多次手術、電療、化療後,病情雖有改善,但聽覺受損,有尿崩症、糖尿病和癲癇症等。鄧女士說,女兒還經常流鼻血,有次鼻血從眼中流出,令她非常擔心。身為母親,她每天清早便到醫院照顧女兒到深夜,身心縱疲憊,但依然把女兒照顧得無微不至。


女兒病情好轉後,母女倆經常抽空做義工,以自身經驗鼓勵別人積極面對人生。鄧女士說:“回頭想,最辛苦的時間已經過去,慶幸女兒能正面面對,沒有放棄自己。”


好友每日照料‧撐過化療煎熬


“人有悲歡離合,不過最尾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才是重點。朋友可以給你很多支援,但自己也要抱著感恩的心,生命才會格外高貴。”語出自曾任職教師、患上乳癌多年的伍翠榴。


伍翠榴的家人早已移民外地,她在香港無人照顧。患病後,她全靠30多年老朋友、退休教師戚瑞雲義不容辭地照顧。伍翠榴口中的“戚大姐”與她非親非故,卻每天從粉嶺送湯至沙田醫院,又替她抹身、按摩、更衣,甚至清理大小便的盆子,連續一年,風雨不改。後來,戚大姐又每天陪伴伍翠榴到上環看中醫,從不嫌麻煩。


化療後身心飽受煎熬,出現嘔吐、口腔潰瘍、食慾不振等後遺症,全靠友情的支持,伍翠榴依然樂觀地面對人生:“戚大姐的恩情,盡在不言中。我亦不可辜負她,一定要勇敢站起來。”她說,遇上困難,可當成洗滌心靈、磨練人生的機會,她寄語現時社會上因經濟不景而憂心忡忡的人,要懂得感恩。



星洲互動‧2008.11.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