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就讀中二的杰勝左耳戴上人工耳蝸的耳機,右耳戴上普通助聽器。旁為其母親。
如今就讀中二的杰勝左耳戴上人工耳蝸的耳機,右耳戴上普通助聽器。旁為其母親。
(檳城訊)現年14歲的連傑勝自小就有弱聽的現象,4歲才開始叫“爸爸、媽媽”,一度被當作是學習緩慢的孩子。一直到4年級時,父母發現他只用一隻耳朵聽隨身聽,才驚覺孩子有聽力問題。於是,他們趕緊帶孩子就醫,最終被診斷為左耳嚴重弱聽,幾乎聽不到聲音。傑勝於去年11月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後,聽覺進步了很多,已可以聽到班上老師的講課,而且他很樂意戴上耳機, 完全不嫌麻煩。
連傑勝的母親連太說,兒子自小就有弱聽的現象,不過他們並不確知他有聽覺問題。
她說,孩子讀幼兒園時,常被老師投訴他的聽寫很差。可是在家裡聽寫,或老師下了課私下給他聽寫,就沒有問題。
“我們曾懷疑他有聽覺問題而帶他給醫生檢查,但醫生說沒事,只把他當作是學習緩慢的孩子。”
左耳嚴重弱聽
為了有更多時間照顧傑勝,連太辭去了護士的工作,在家裡以一對一地教導方式督促孩子的功課。
在母親的教導下,傑勝的功課表現不錯,四年級時還跳上了精英班。父母為了獎賞他,便送他一個隨身聽,結果發現他只以右耳聽音樂。
“我們問他為甚麼,他才說放在左耳根本聽不到。我們聽了大吃一驚,趕緊帶他去做檢查,才知道他有嚴重的弱聽,尤其是左耳,幾乎聽不到聲音。”
在籌到款項後,傑勝於去年11月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傑勝表示,手術後他的聽覺進步很多,可以聽到班上老師的講課。不過,若要邊聽邊抄寫就較吃力,因為他跟不上老師念的速度。
聽寫比較吃力
問及戴上人工耳蝸的耳機有甚麼不便時,他直截了當地回答:“不會麻煩,很方便。”
聽力學家梁羽翔表示,傑勝的聽力進展得很好。手術前,他的左耳只能聽到大約95分貝(dB)以上的聲音,現在30分貝以上的聲音他也能聽到了(正常人的聽力是0-20分貝以上)。
人工耳蝸術個案
1.先天失聰慣用手語
13歲的江峙礽屬於先天性失聰者。他出生不久後,家人就發現他對周圍的聲音沒有反應。
身為母親的江太說,他們在他背後啟動會發出聲音的玩具鎗,他也沒有反應。於是便帶他給不少醫生做檢查,一直到大約18個月大時,醫生才證實他有先天性重度失聰。
江太表示,植入人工耳蝸前,孩子依靠助聽器只能聽到一些微弱的聲音,因此便把他送到聾啞學院就讀,孩子也學會了手語。
可恢復常人聽力
“當初在考慮要不要做這項手術時,我們也和孩子商量,讓他自己做決定。畢竟那時他已經10歲,懂事了。”
植入人工耳蝸兩年後,峙礽的聽覺已沒有問題,也可以講出完整的句子。不過,基於多年來他已習慣使用手語,導致現在較懶得開口講話。這點是他需要慢慢克服的。江太指出,她非常滿意孩子手術後的效果,也很感謝有人工耳蝸這項技術,讓孩子可以恢復和常人一樣的聽力。
2.患腦膜炎影響聽力
現年6歲的馬榮正,看起來乖巧可愛。他於去年4月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至今已一年。
榮正的母親馬太(39歲)受訪時說,榮正並不是天生失聰,在一歲多時因患上腦膜炎,波及內耳才影響了聽覺。
負責測試榮正聽力的聽力學家傅汶鳳表示,榮正的聽覺受影響程度極嚴重,助聽器對他完全沒有幫助,即使把麥克風的聲音調到最高,他也沒甚麼反應。
馬太說,當時聽力學家已建議讓孩子植入人工耳蝸,但因手術費高,對技術不瞭解而猶豫不決。一直到檳城引進這項技術後,才於去年讓榮正接受手術。
需時適應戴耳機
“榮正剛植入人工耳蝸時,也許太久沒聽到聲音,結果他很抗拒戴上耳機(植入人工耳蝸後所需戴上的外置聲音處理器),一戴上就大哭大鬧。後來,唯有讓他戴上沒有開聲音的耳機,再趁他睡?時,慢慢調開一點聲音。”
他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讓他慢慢適應戴耳機的生活。
說到成果,馬太非常高興。她說,植入人工耳蝸前,孩子只會發出簡單的聲音如爸爸、媽媽。現在,每當他要吃飯、沖涼時,已會說出簡單的字句了。
傅汶鳳指出,由於榮正的耳機開聲至今只有1年,所以他的聽力年齡只有1歲,只可將他的聽覺、口語能力和1歲的正常小孩子做比較。榮正現需每個星期到醫院進行聽覺口語訓練,家人也要幫忙孩子練習聽力和發音。
光明日報‧2007.05.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