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鏡頭的子翔一臉活潑,讓人對他失聰的事實感到難過。(圖:星洲日報)
黃國富(左)和吳靄雯希望通過《星洲日報基金會》籌募手術費,讓黃子翔有機會擺脫寂靜的世界,過正常生活。(圖:星洲日報)
由於無法說話,子翔只能通過肢體語言來“說話”。這是他在採訪期間拉媽媽的頭髮表示想吃東西。(圖:星洲日報)
活潑可愛的黃子翔已經邁入4歲,可是他和別人溝通用的是“咿咿啊啊”的自創語言;他也會動不動發脾氣,不是因為他脾性不好,而是沒有人能夠瞭解他的想法。
佩帶助聽器也無法聽到聲音
因為雙耳失聰,就連佩帶助聽器也無法聽到聲音,所以這個小男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心裡有許多說不出的話。
父母黃國富(36歲,魚販)和吳靄雯因為孩子的失聰而傷心難過。多年來,他們奔走多家醫院之外,到神廟求神拜佛,還一度為孩子改名字,希望他早點健康起來。
眼見兒子逐年成長和助聽器都無法讓孩子聆聽世界的聲音時,黃國富夫婦感到萬分難過,一直到雙威醫藥中心處表示動內置耳鍋手術有望恢復聽覺時,他們才燃起一線希望。
10萬手術費令兩夫婦沮喪
不過,高達10萬令吉的手術費又令他們沮喪──原來要讓孩子恢復聽覺是個遙遠的夢想。
醫生為子翔檢驗時曾說子翔很聰明,如果動了手術,至少給他一個“變回”正常的機會,而不是直接剝奪他過正常生活的機會。倘若手術後依然無法恢復子翔的聽覺,只能接受讓他進入聾啞學校學習手語的事實。
可是,黃國富夫婦掏空可以運用的儲蓄加上親友的捐助後,也只能籌獲2萬5000令吉,距離10萬令吉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於是他們決定向《星洲日報基金會》求助,希望通過公眾的捐助,給孩子一個可以恢復聽覺的機會。
1歲多時才發現孩子失聰
黃子翔是黃國富和吳靄雯夫婦的第3個孩子,由於之前兩個孩子都正常,所以他們到了黃子翔1歲多時才發現孩子失聰。
“我是發現他聽不到我們說話的情況下,才感覺到孩子的耳朵可能出現問題。”
於是,黃國富夫婦帶著黃子翔到士拉央醫院檢查,醫生在檢驗後說子翔其中一個耳朵聽不到,可是卻沒有詳細解說,因此他們要求醫生推薦醫院讓他們做更詳細的檢驗。
之後,他們依照醫生的推薦到國大醫院去檢查,檢查結果令兩夫婦更失望,醫生證實黃子翔的兩個耳朵無法聽到聲音,也建議他們嘗試讓他佩帶兩個月的助聽器後,再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動內置耳鍋手術有望恢復聽覺
正當黃國富夫婦打算為黃子翔佩帶助聽器時,孩子因為感冒被帶到兒科診所求醫時,夫婦也向醫生提及孩子的問題,醫生建議他們到雙威醫藥中心做進一步的檢驗。
“雙威醫藥中心表示孩子動內置耳鍋手術的話,有望恢復聽覺,可是由於手術費需約10萬令吉,我們沒有這樣大筆錢,所以一直未有決定要不要做這個手術。”
為了讓兒子不會永遠活在無聲世界,黃國富夫婦決定暫時借用雙威醫藥中心一個助聽器,另外一個助聽器花了約3000令吉買下,暫時讓兒子走出寂靜的世界。
手術後以中文為媒介語訓練
為孩子選私人醫院動手術
吳靄雯表示,雖然私人醫院的收費比政府醫院貴1萬8000令吉,但由於這項收費包括手術後以中文為媒介語的語言訓練,讓子翔更快掌握語言能力,過正常的生活。
她補充,兩個醫院的配套都包括手術前後的療程,可是因為政府醫院的語言課程是以國語為媒介語,加上原本以中文媒介導師不固定,是促使她和先生選擇把孩子送到私人醫院動手術的主要原因。
她說,由於她和先生在子翔出世前買了屋子,而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費已經花了大部份的薪水,所以無法籌足兒子的手術費。
“我們為了孩子的手術費而苦惱,也一直在考慮要不要為孩子動手術,畢竟動手術就等於有一個機會,可是我們卻不知道怎麼籌這筆款項。”
她強調,她原本打算和先生向政府單位申請基金為孩子動手術,可是由於繁文縟節,加上醫生勸說手術最好在5歲前完成,她和先生經過商量後,決定尋求《星洲日報基金會》來籌募孩子的手術費。
無法用言語表達情緒
子翔脾氣較暴躁
黃國富表示,也許是黃子翔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及和家人溝通,所以脾氣比較暴躁,甚至還會出動牙齒來發泄怒氣。
“他的兩個哥哥知道弟弟聽不到,所以很多時候會遷就他,可是他會突然發脾氣,往往讓哥哥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只要看到他喜歡的兒童節目,他就會目不轉睛地對著電視機,看到歌舞節目,也會隨著舞蹈員的動作搖擺身體,用肢體語言來傳達他的歡愉情緒。
【求助者資料】
姓名:黃子翔
年齡:4歲
現況:天生失聰,連佩帶助聽器也無法改善聽覺,加上醫生建議應在5歲前裝置人工耳蝸,以便孩子動手術後配合聽力發展和語言綜合訓練來掌握語言能力,急需籌募7萬5000來完成有關手術。
捐款須知:
1. 支票抬頭請注明:YAYASAN SIN CHEW
2. 支票背面請注明受惠者姓名,以及捐款者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及聯絡電話。
3. 捐款者務須索取收據。
4. 星洲基金支付當事人所需的經費後,將把餘款轉捐給其他需要者。
5. 寄至:
星洲基金會 Yayasan Sin Chew
19, Jalan Semangat,
462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星洲日報/大都會‧2009.04.1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