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香港提倡融合教育多年,進入主流學校接受教育的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不在少數,但聾人老師能進入主流學校教書還是相當罕見。今年教育大學教育榮譽學士(特殊教育)畢業的潘頌詩,是香港首批只以手語溝通的聾人大學生,獲得教師資格後,她希望有機會以正式老師身分教學,幫助SEN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進一步推動融合教育。

  頌詩身穿畢業袍,高舉勝利手勢在校園留下倩影,雀躍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三年前,她和另一名同學魏美珍,雙雙成為首批入讀教大兼讀制教育榮譽學士(特殊教育)課程的聾人學生,獲教大安排手語翻譯員提供課堂傳譯和課堂錄影。頌詩在白天工作,每星期兩至三晚要到大學上課,如今以二級甲等榮譽畢業,並成為首屆以教育大學名義畢業的學生。

  頌詩從兒時起就想成為一位老師,但聾人在港讀大學的支援十分少,取得教育學位機會相當渺茫,夢想一度被現實磨滅。過去九年,頌詩為償心願,一直通過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畫」,在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擔任共融班的導師,但因沒有教師資格,所以只能協助正式老師作簡單教學工作。

  共融班有各種SEN學生,頌詩坦言一開始對教學無從入手,例如自閉學生活在自己世界不願和人溝通,聽障學生聽不到指示會自己行動等,對不懂怎樣幫他們感到傷心。入讀特殊教育課程後,她開始理解每個SEN學生有其獨特之處,學會易地而處,調適不同教學技巧,「例如以社交故事方式,一步步教自閉學生有同理心。」頌詩又將這些技巧與小學其他健聽老師分享,設計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案。

  頌詩指她屬首批「聾老師」,暫未知其受聘的中心會作何新安排,但對「聾老師」能否進入學校任教持樂觀看法,她希望可以一直教學,並為其他SEN學生做正面示範,「我自小就被告知,聾人可以做的都是些低階職業,但是我現在可以完成夢想做老師,有和我一樣的聾人學生說他長大想做獸醫,我想鼓勵他要繼續抱持夢想。」

  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高級專任導師石美寶指,特殊教育課程的目的本為支援和推動融合教育,在助頌詩等SEN學生融入學習時,校方和其他同學也經歷到如何真正配合及支援他們,制定符合他們需要的個人學習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