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7名聽障學員今日戴上四方帽和學袍參與畢業典禮。(關琛詩攝)
1/3
【on.cc東網專訊】 中年聽障人士過往學習機會不足,無力應付社會急速的轉變,有機構開辦常規證書課程,配合手語傳譯開設中英文、電腦及通識等必修科目,幫助聽障人士融入社會。首屆37名51年歲至84歲的聽障學員今日戴上四方帽和學袍參與畢業典禮。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聯青聾人中心在2014年開辦為期2年的「聯青社區學院」課程,為低收入及中老年聽障人士開辦課程,包括中文、英文、電腦及通識免費必修課,亦有咖啡沖調和蛋糕製作等興趣班。中心主任麥惠芸指,香港手語傳譯服務緊絀,聽障人士欠缺進修及學習機會,她續指:「即使傳譯員能解釋到溝通上對話,但無法翻譯到社會的轉變,障聽中年人士及老者亦要持續學習,適應社會轉變。」
課程內容以生活知識及技能為主,如通識課會討論香港各區特色地標、香港歷史和政府架構,以至爭取普選等社會議題,課程深淺參考小學程度。麥說:「香港點解叫香港?好多小學生都知道的事,他們都要上堂學習。」
年紀「最後生」的學員沈麗蕙約在20年前從上海來港,原任文職工作但因不懂英語失業,因而意識到有需要進修。她亦為了與在台灣讀大學的兒子溝通,學習使用電腦社交平台及視訊對話程式。
21歳的吳潔盈在浸會大學就讀社會工作系,以一年時間學習手語,並為課程擔任義務導師,在互相學習過程中了解到聽障人士的內心世界,她說:「手語表達直接,十分形象化和生動,課餘同佢地傾計好開心。」

戴上四方帽的沈麗蕙(中)意識到有需要進修。(關琛詩攝)

在浸會大學就讀社會工作系的吳潔盈以一年時間學習手語,並為課程擔任義務導師。(關琛詩攝)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