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應菊張貼的尋物啟事,貼滿大營坡批發市場和她租住的小區。
Free-dom體佩式言語處理器(資料圖),小佳馨丟失的為黑色。
小佳馨的人工耳蝸不見了。這個剛剛2歲4個月的小女孩,在出生後的第五個月被檢查出是先天性耳聾。
幸運的是,她得到國家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免費植入人工耳蝸,便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
就在一家人充滿希望之時,小佳馨的人工耳蝸卻在大營坡批發市場遺失。這個設備價值20餘萬元,對於貧困的小佳馨一家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到目前為止,不少聾孩子的家長、批發市場的攤主和環衛工人、貴州省殘聯的工作人員以及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等都通過各自的方式,在尋找這個價格不菲的人工耳蝸。
如果你有相關線索,請撥打本報新聞熱線96811。
人工耳蝸不見了
2014年4月13日下午5點,大營坡批發市場。
57歲的饒應菊帶著孫女小佳馨到這裡買菜。“出門的時候,專門給小佳馨戴好人工耳蝸的。”饒應菊還記得,邊走自己還叫孫女的名字,孫女會舉手回應,以示自己聽到了。
回到家中,饒應菊發現孫女的人工耳蝸竟然不見了。耳朵上只剩下一條用來固定耳蝸用的線夾。
該批發市場的監控錄像顯示,饒應菊和孫女走到賣涼菜的攤位前,還能清晰地看到小佳馨耳朵上戴著耳蝸,但走到賣火腿腸的攤位處,卻不見了。中間的20米是監控盲區,沒有人知道人工耳蝸是怎麼掉的。
短短20米的距離,饒應菊來回走了幾十次。她詢問每一個攤主,是否見到有人撿到這個像“藍牙耳機”的人工耳蝸。她甚至翻遍了附近的垃圾桶以及排水溝。
價格昂貴急壞家人
“整個人工耳蝸價值20餘萬元,”貴州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社會服務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人工耳蝸由體外和體內裝置兩部分組成,體外部分包括麥克風、言語處理器和傳送線圈;體內部分由植入體和植入電極組成。
而小佳馨遺失的,是體外部分。如果要重新購買,這筆錢,對於小佳馨一家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
小佳馨在沙發上玩著球。饒應菊在一旁提醒,小心摔下來。但小佳馨理都沒理,自顧自在沙發上蹦蹦跳跳。人工耳蝸已經掉了2天,仍沒有消息。
“如果人工耳蝸還在,我喊她就一定能得到她的回應。但是現在,變成了和以前一樣。”對於饒應菊來說,過去的幾十年她過得併不容易。
饒應菊是畢節赫章人,她的兒子兒媳,也就是小佳馨的父母全都是聾啞人。這讓原本清貧的家庭雪上加霜。
“小佳馨剛出生那會,非常有靈性,大家都以為非常正常。”饒應菊回憶說,但2個月過去後,關門和汽車喇叭的聲音,她都聽不到。最後到昆明一家醫院檢查,孩子是先天性耳聾。
此後的兩年,小佳馨都生活在無聲的世界。
一家人的心情也都格外沉重。讓孩子能夠重新聽到聲音,也成為一家人最大的願望。
2年才聽到一聲“媽媽”
轉機出現在2013年中旬,饒應菊接到赫章縣殘聯的一個電話。
殘聯的工作人員向她介紹了一個名為“七彩夢行動計劃”的聾兒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從2011年至2015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補助資金為中低收入家庭聾兒免費植入人工耳蝸。貴州省每年有122個名額。
2013年12月7日,通過申請、醫院檢查等一系列程序,小佳馨成功植入人工耳蝸。經過貴州省殘疾人康復中心一個多月的語言訓練,小佳馨已經能夠喊“媽媽”了。
“我還等她喊我一聲奶奶呢。”饒應菊說,辛苦了2年,在最有希望的時候把人工耳蝸弄掉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饒應菊在貴州省殘疾人康復中心認識的朋友夏強,他5歲的孩子也在去年12月植入人工耳蝸。“兒子前些時候第一次喊我爸爸時的心情,至今難忘。”夏強告訴記者,所以我能理解饒阿姨的焦急心理,如果這輩子再也不能讓孩子聽到聲音,那將是多麼殘酷的事情。
“我的兒子脾氣不好,是因為他有話也說不出來,我知道其中的痛苦。”饒應菊說,她不想悲劇在孫女身上重演。
來源:貴州都市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