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公交集團總公司公交免費乘車卡發放處,一位穩重大方、親切和藹的工作人員面帶微笑,時而認真地『傾聽』,時而打著手勢向前來辦卡的聾啞人耐心地講解有關事項。她就是蘭州公交集團總公司服務質量管理處副處長何小毅。通過多年的努力學習和實踐,何小毅成功實現了與聾啞人『無障礙溝通』,並在實際工作中幫助、開導了不少聾啞人,成為了聾啞人的『公交貼心人』。

  自學手語實現無障礙溝通


  1988年,35歲的何小毅作為明星乘務員,在公交公司的職業技能培訓中第一次接觸到了手語。那時候的手語培訓內容僅限各條線路站名和日常用語,應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已經綽綽有餘。2003年,公交集團開始發放公交乘車IC卡。何小毅發現,一些聾啞人在辦理乘車卡的時候,常常因為溝通困難而無法順利辦理,而自己掌握的那些手語根本不夠用。於是,何小毅購買了《國際通用手語》,每天下班後進行自學。2006年5月8日起,公交集團開始面向殘疾人辦理公交免費乘車卡,何小毅在工作中發現,由於地域、年齡的差異,聾啞人的手語也有一些差異。於是,在平日的工作中,何小毅遇到不懂的就主動向聾啞人請教。通過幾年的努力學習和實踐,何小毅與聾啞人基本實現了『無障礙溝通』。


  勸誤入歧路的聾啞人自立


  2005年7月28日,一位和司機串通貪污票款的聾啞人,被公交公司稽查員堵截在某條線路的公交車上。當何小毅趕到公交總站時,聾啞人在酷熱的車廂內已經和稽查人員『對峙』了3個多小時。何小毅用雙手打破了僵局,她的和藹可親與她熟練的手語讓聾啞人『講』出了實情。原來那條線路的司機是他的鄰居,答應給他辦張當時緊俏的公交乘車IC卡,條件是幫該司機收受、貪污票款。聾啞人交出了當天收到的20餘元票款。事後,那名司機受到了應有的處分。而何小毅不但為那位聾啞人辦理了公交IC卡,還開導他要自強自立,通過正當渠道獲得生活所需。


  聾啞人豎起了大拇指


  5月15日,當記者采訪何小毅的時候,她突然起身向前來辦理免費乘車卡的兩位聾啞人走去並用手語和他們交流。何小毅邊解釋邊打手語,記者看到她除了耐心地向聾啞人解釋辦理免費乘車卡的相關事項、清楚地向他們介紹了辦理窗口以及飲水處、衛生間的方位之外,還叮囑他們要把辦理免費乘車卡的消息告訴其他的聾啞人,讓他們也盡快來辦理。最後,兩位聾啞人在高興地離開前向何小毅伸出了大拇指。


  記者翻閱了一本聾啞人給何小毅的留言,有建議公交車安裝監視系統打擊車上偷盜行為的,有訴說就業艱難的,有建議何小毅教其他司乘人員打手語便於和聾啞乘客溝通的,當然最多的是誇贊何小毅工作出色的。何小毅在采訪結束前說:『這麼多年,尤其是這幾天辦理免費乘車卡和聾啞人溝通交流有很多感觸,其實他們更渴望交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