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浪網 (2012-03-06 04:10)


政府工作報告涉及各個領域,比如經濟、政治等,一些詞專業性比較強,需要很高的技巧。例如,“邁上新的台階”,“台階”如何打?周曄把兩衹手搭在一起,然後依次向上挪動。


  “財政方面的語句,以前很少接触,但是報告中涉及經濟話題,所以必須找到正確的打法。”周曄說著,又為記者翻譯了“順差”、“逆差”兩個詞。


她把兩衹手掌相對,用虎口各做出一個“C”字型,左手圍住右手,然後相對移動,“這是‘逆差’,而‘順差’是右手圍住左手。”她做了几遍。


  昨天,溫家寶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共有18423字,是從2006年以來最少的一次﹔用時1小時53分鐘,是2005年以來最短的一次。全場共響起26次熱烈掌聲。


  通過電視收看直播的觀眾會注意到,熒屏右下角,一位手語主播一刻不停地翻譯著政府工作報告,我們也應該把掌聲送給她。


  昨天9時,溫家寶總理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央視全程直播。熒屏右下角的小畫面里,那位身著紅色西裝、梳著干練短髮的手語主播,翻譯動作一刻不停。


  她叫周曄,是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今年,是她在特教崗位上的第29年。3月3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作報告時,就是由她進行的手語同步直播,昨天,她的身影再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的直播當中。


  直播一結束,本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這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位全國兩會手語主播。


  ■直播現場


  兩小時筆直端坐


  精神要高度集中


  12時許,記者見到了從門外走來的周曄,高挑的個子,裹著一件深藍色的大衣,直播時化的妝還沒有卸掉。


  “對不起,我那邊一結束就馬上過來了,但還是讓妳們久等了。”剛一見面,她就謙遜而熱情地與記者握手。脫去外套,那件鮮艷亮紅的西裝還穿著,沒來得及換,看上去和電視上一樣精神飽滿,端庄大方,比她49歲的實際年齡要年輕很多。


  還沉浸在兩會直播興奮當中的周曄,一坐下就長舒了一口氣,疲憊地揉了揉肩膀。


  “肩膀酸!完全要靠肩膀來支持手臂的動作。”她算了算,政府工作報告有1.8萬余字,兩個小時里,她做了1.4萬個手語動作。


  3月3日的第一場同步直播,大約進行了一個小時,周曄完成得比較輕鬆。因為,之前她一直在央視的《共同關注》欄目中做手語同步直播,每期欄目都要55分鐘。


  “今天上午,是時間最長的。”對周曄來說,昨天政府工作報告的手語同步直播,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挑戰。


  兩個小時的直播當中,周曄始終筆直端坐在中央電視台直播間里,除了手臂在一刻不停地運動之外,身體其他部位都不能動。精神更要高度集中,眼睛要目不轉睛地盯住機位,還要保持神態的活躍與從容。同時,耳朵也要時刻敏銳,聽准總理所說出的每一個字,然後迅速轉化為手勢。


  ■精心準備


  兩套《中國手語》都已經翻得很舊了


  這次直播沒有彩排。直到同步直播之前一個小時,周曄才拿到政府工作報告的文字稿,剛瀏覽20分鐘,就走進了直播間,“衹能大概瀏覽一下內容,沒有時間去精心準備。” 


  就算如此,周曄還是很有把握。因為,接到要為兩會進行手語同步直播的任務後,她就把去年的報告全文仔仔細細地從頭看到尾,一些不常使用,或者拿不准的詞匯,她都圈出來,記在本子上,再去查《中國手語》。


  這些天里,她每晚躺在床上的時候,腦海里總會浮現出去年報告中出現過的生僻詞匯,她因此失眠,總是半夜爬起來,查閱那本《中國手語》。“這書我有兩套,學校一套,家裡一套,每天不停地翻,都翻得很舊了。”


  “昨天,從11點半一直準備到下午4點半,才最終完成這項任務。”說到這兒,周曄似乎想到了什么,把包拿過來,取出一個本子。裡面用娟秀的字體,記下整篇整篇的詞語。


  “這些詞是我把握不准的,比如綱要、預算、財政、顯著,包括振興。”周曄指著本子中的一行文字說﹔“這些詞我們平時也用,但是有些不太規範,這次我們要通過電視直播,把手語規範化工作向前推進一步。”


  ■應急預案


  擔心自己體力不支 找來副校長當“替身”


  走進直播間之前,周曄最擔心的是,時間太長,體力可能會支撐不住。 


  前一天晚上,她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入睡時已經是23時以後了。但昨天5時剛過,她就被鬧鐘吵醒,趕緊起來準備。


  睡眠不充足,周曄就給早餐加了“猛料”。“早點吃了不少,兩個大麵包,還吃了兩塊巧克力,這樣有足夠的能量。”


  即便如此,周曄仍然準備了應對突發狀況的“預案”。


  “本來我聽說是兩個小時,覺得自己還能堅持,但是到了直播間,工作人員說可能將近三個小時,我就有點擔心了,萬一我暈倒了,就會導致直播中斷。”於是,周曄給學校的副校長宋雯打了電話,讓她化好妝,做好髮型,立刻趕來直播間。


  “一旦出現問題,我暈倒了,操作間切一下,她馬上穿上我的衣服,替我上直播。我們倆長得有點兒像,髮型也差不多。”說到宋雯,周曄的話里充滿感激,她忘不了那些為她的直播而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還有另一位同事,來回地接我,很辛苦。他們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這是全國的大事,更是殘障人士的大事。”


  但直播時也並不是一帆風順,周曄指著臉頰說:“今天在直播的時候,老感覺這裡癢,而且有几個瞬間鼻子也不舒服。但是不能隨便動,表情也一定不能變,一定要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除非是暈倒了,否則任何問題都要克服!”


  政府工作報告的手語同步直播很成功,周曄把總理說出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精確而完美地詮釋出來。“這些詞都是曾經遇見過的。其實事前我已經想好,萬一遇到沒見過的生僻詞,我就越過去,回來之後組織人研究。沒有出現規範的手語動作時,我們不會自己去造,個別的詞不打,不會影響對整個句子的理解。但是還好,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聽說觀眾看了她的手語直播之後,很佩服她的辛苦,更稱讚她的付出,周曄先是覺得很意外,而後一邊揉著肩膀一邊笑,笑得很開心。


  ■網友稱讚


  雖看不懂 但感覺很溫暖


  周曄的工作得到了網友的認可,這兩天,微博上表揚她的內容真不少。


  @眸眸2008:兩會越來越以人為本,不僅體現在政府的施政上,也還處處體現在會議的組織工作等細節中。今年的政協會議在直播時首次采用手語主持人,工作不可謂不細,看後讓人感受到會議組織者的細致入微。


  @文森特Beta:兩會最辛苦的莫過於屏幕下方的手語主持人了吧?


  @陳云華:央視手語直播體現兩會人文關懷。 


  @?涵?:兩個多小時的報告,右下角的這位大姐,我知道妳很累……


  @SaharanH:真心覺得這個做手語的大姐姐是真累呀!


  @天清地晏:今年兩會,中央電視台增加了手語的同步直播,是值得肯定的進步啊!


  @丁維Roni:看政協會開幕式,注意到屏幕右下角的手語翻譯,竟一人工作N久也無替換。我雖看不懂,但作為廣義上的翻譯同行,覺得她非常不易。普通話轉換成手語,也要歷經聽取、理解、概括、肢體表達等多個階段,其工作強度不在同傳之下。同傳20分鐘輪換搭檔,手語翻譯卻始終一人,辛苦了。 


  @快樂小晴晴:兩會上的手語播報,雖看不懂,但感覺很溫暖!


  本報特派北京記者 趙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