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ing 攝:Leo、Zita 剪:Leo
香港人多車多,無論到哪裡都會聽到不同的聲音,或者因為不少人覺得嘈吵,所以到哪裡都會塞住耳筒。生活在嘈雜的城市,你又有沒有幻想過,當有一天整個世界像按了個靜音制會怎樣?不如聽吓生活在「無聲世界」的方包分享。
活在靜音的世界
「我覺得這個世界很靜,沒有噪音,所有事都很單調。」方包說。
因為先天性嚴重聽障的關係,即使戴上助聽器都不能分辦,所以她理解不了我們生活的世界是怎樣,「聽不到的原因有好多,有人因為細菌感染引致、亦有人是細胞死亡,很難解釋為什麼我會聽不見。」方包無奈地說。
講著自己故事的方包雖然咬字不算清晰,不過用心聽的話,總會聽懂部分意思。小編不禁好奇,從小已是聽障,如何學習講話?「在小時候,就已經到香港聾人福利促的幼兒中心學習說話,會教你如何噴氣、發音、利用舌頭講話。」方包說道。後來有中心的姑娘讓方包看著她的口型講話,慢慢她就學習到看別人的口型,嘗試與對方溝通。
聽不見=講不了話?
方包講到因為怕小巴司機聽不到她叫「有落」,所以多數都會搭巴士或者港鐵。
對於她能夠講話,不少人都感到驚訝,有時亦引起各種誤會,「好多人都以為我們聽不到,就講不了話,其實不是這樣,我們的聲帶無事,只係我們吸收不到你們講的話,所以我們講得不清楚,但每個人程度都不一樣。」有人會以為只要講大聲一點,方包就會聽到,「其實我真的只靠看別人的口型才明白別人講的話」她輕嘆。
在以前,聽障的小朋友可以入讀主流學校還是特殊學校,就視乎他能否達到主流學校的要求,以及父母的決定,不過現在學位愈來愈難求,亦再無呢支歌仔可以唱。當時即使遇上各種困難,方包很努力地適應主流學校的生活,到中學以後,她就升讀向來很感興趣的視覺藝術科。
現在她在一間小公司工作,除了負責平面設計的部份之外,還負責Facebook Page的管理,「因為聽不到嘈音,所以返工的時候聽唔到同事講嘢,所以可以好專心咁做嘢。」方包笑著說。
音樂能用心感受
除了「我的無聲世界」之外,方包還有參與另一個專頁叫「Hear More」,以影片介紹不同界別的聽障人士,等大家能多了解他們的世界。
平時的興趣不止行山,還有彈結他。你可能會問,她聽不見也能彈結他嗎?以前的方包亦有同樣的想法,「細個陣見到人哋彈結他好有型,嗰陣以為聽唔到,就不會學到結他,大個咗我覺得聽唔到係無關係。」到現在她已經學了三個月的結他,暫時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彈吉他的時候,方包會戴著一個節拍器在手臂上,會以震動形式來提示拍子,彈結他的時候,她就絕對不會掉拍,「我不會因為我聽不到而選擇不去做,我覺得音樂是無分聽到與否,能夠用心去感受。」
為了令更多人能夠理解聽障人士的狀況,她創立了一個叫「我的無聲世界」的專頁,利用漫畫在那裡分享自己在生活遇到的各種趣事。「我聽不到大家講什麼就好像大家身處在另一個國家聽不懂當地語言,就是如此簡單」,方包說,希望大家能夠與公平的態度來對待聽障人士,「我期望可以用畫畫,令他們更了解我們聽障人士,因為平時可能好多人都不懂得如何跟我們溝通,所以我希望用一些簡單嘅Post令佢哋明白,更多人知道。我們與他們的分別是什麼,希望他們可以多理解我們。」
我的無聲世界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