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8


中國時報 【邱祖胤/專訪】

聽障畫家張俊賢在即將舉行的馬來西亞旅遊展當中,要以現場為各國觀眾進行電腦肖像繪圖的創作方式,推廣台灣美景。去年張俊賢就憑藉嫻熟技巧及獨特水墨風格,在聽障奧運期間為國外選手畫肖像而大受歡迎,也因此成為今年台灣觀光的大使。這是觀光局首度結合電腦科技與藝術創作「行銷台灣」。


     張俊賢去年與其他十五位聽障數位畫家一同在聽奧會場為選手彩繪肖像,因為結合水墨風格的表現,吸引不少國外選手指定要他作畫,在聽障奧運畫出口碑後,觀光局特別指名要俊賢到馬來西亞旅遊展為台灣站台,預定明日出發。


     水墨畫紅遍聽奧 他成觀光大使


     每次創作,張俊賢先為每張畫紙設計不同的台灣美景,作為裝飾的邊框,之後在會場上,為參展觀眾現場畫肖像,並結合電腦繪圖,這些國外觀眾可以將有台灣景色當背景的肖像帶回去做紀念。


     六十五年次、年輕帥氣,曾經當過街頭畫家的張俊賢說:「我的理想從來沒有消失,或許是個性,也或許是設計人的基因,讓我不能休息。」


     張俊賢有四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三歲時被判定重度聽力障礙。父母讓他及早接受治療訓練,他從未上過特教班,口語溝通相當好。他也常打電話給同學,藉以訓練聽力。加上樂觀進取態度,外人根本聽不出他的口音有不同。他還因為愛看綜藝節目《周末派》,而學習張小燕連珠炮的說話方式。


     曾叛逆及早回頭 設計作品得獎


     不過也許是家人的愛讓他喘不過氣來,國二時張俊賢一度叛逆,經常爬牆、蹺課,還差點鬧家庭革命。還好班導師謝雪鳳拉他一把,規定他到美術班上課,讓他走入藝術之途。讀泰北高中美術班時,國畫老師李俊輝常要求他坐在旁邊,一勾一筆琢磨畫功,深厚的基礎至今仍影響他的數位創作風格。


     考上台藝大工藝設計系後,張俊賢展現天分,開始大放異彩。大三時以結合視覺變化的改良式百葉窗,獲得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的專利。畢業作品《室內搖籃》採用抗拉材料設計休閒椅,獲畢業展首獎,其他作品更曾獲得台灣手工業研究所永久典藏。


     踏出校園後,他到了華岡藝校當實習老師兼助教。張俊賢說,「我每天面對的同事,不但是老師,也是藝術家,他們讓我更勇敢面對未來,告訴自己不能留在原地當個井底之蛙。」


不妥協的山姆 要找到自己




  • 2010-03-08
  • 中國時報
  • 【邱祖胤/台北報導】


     儘管在學期間多次拿到產品設計大獎及專利,畢業後也順利取得教育學分,扮演台灣觀光「推手」的張俊賢,卻因聽障身分而數度被擋在教職門外。但張俊賢不服輸,他不斷尋求突破,他為自己的部落格取名「永不妥協的山姆」。


     二○○四年全球掀起數位創作結合商業化熱潮,讓當時認為聽障影響人際溝通而倍感壓力的張俊賢,決定開始學習電腦繪圖,從電腦作業及數位筆的基本操作開始學起。二○○六年他參加樂彩公司舉辦的平版電腦創作培訓計畫,課程重但受益匪淺。


     他說,計畫中胡瀚仁老師給的作業量超大,天天展開筆壓訓練,要揣摩握筆的力量,「我經常因為電腦當機而抓狂,還摔過畫筆。」不過也因習得電腦繪圖的技藝,展開人生新的一頁。


     目前張俊賢在工研院擔任網頁及美術設計工作,閒暇時仍不斷創作,打算在今年底開畫展。他活潑積極,腦中不斷有新點子,工作拚命,創作也十分積極。朋友常問他:「你這麼辛苦是為什麼?」張俊賢回答:「今天不做,明天會遺憾。」他說很怕時間靈感流失,「會很想打死自己!」


     張俊賢特別擅長畫小孩,「家人也會給我壓力,要我趕快成家,媽媽還到處跟朋友說,介紹成功有一萬元紅包,讓我很尷尬。」


     張俊賢說:「創作者最大的價值就是要找到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