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02:44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專題報導

  •  

 

隨醫療科技發展,助聽器越來越進步,甚至可搭配App調控操作。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醫師提醒,老人家若唱卡拉OK的音量越開越大聲,可能是聽力受損的徵兆。 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在家也可自測聽力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64歲牧師娘喜歡唱頌詩歌,10多年前發現對詩歌旋律不再感動,和親友溝通也出現困難,檢查才知雙耳聽力減損,使她不敢再唱詩歌,以免走音變調被嘲笑。最近在聽力師建議下,她選配智慧型助聽器,精準收音沒干擾,唱起詩歌再度有如「天籟重現」,讓她感動得掉下淚來。

衛福部統計,台灣聽損人口超過12萬人,其中60歲以上聽損者占七成五。振興醫院耳鼻喉部暨聽覺醫學中心主任力博宏表示,聽損是因耳內毛細胞受損造成,無法使人感知並解析聲音,失去聽力無法復原;當聽損程度越嚴重,語音辨識能力也隨之下降,進而影響日常溝通與人際關係。一名八十多歲奶奶曾因聽損和兒子溝通不良,被誤會為「老番顛」。

即使患者自認聽得到,一旦對方講話速度變快或環境噪音大,就會聽不清楚談話內容,尤其是高頻率的聲音,如孩童聲、鳥鳴聲更聽不到。力博宏指出,聽損患者常見行為,包括要求別人重複說話、手機與電話內容聽不清楚、電視聲越開越大聲等。

力博宏強調,老年聽損並非老了才發生,一般人從45歲開始就漸漸有輕度聽損情形,常伴隨耳鳴、失眠、失去平衡等情況,隨年紀每下愈況。未來伴隨高齡社會來臨,老年聽損人口將大幅增加。

最重要的是,老年聽損可能導致失智,研究指出,聽損老人較聽力正常者,其失智比率高出四成,若沒有積極改善,聽損第8年智力就會開始減退,聽損程度越大,失智幅度就越明顯。力博宏呼籲出現聽損徵兆的患者,應盡早就醫,選配助聽器幫助聽覺復健。

只是,統計顯示,患者平均拖延7年才願配戴助聽器。振興醫院聽力師連孟如說,可能是助聽器造型不好看、助聽器的環境音太大而引發不適等,不過,隨科技進步,助聽器已改良到能精準收音,外型也時尚好看,甚至有產品可搭配App調控功能,建議民眾別放棄改善聽力,早日找回生活品質。

 

失智復健失眠噪音衛福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